












各位專家、各位同學, 首先給國內的領導和朋友們道一聲下午好,謝謝您們對我們這次活動的熱忱支持!也給曼城領區參加本次線上活動的同學們道一聲早安!可能好多同學才剛起床吧? 親愛的同學們,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就和曼城領區的好幾萬名同學一起,投入了這場緊張艱苦的抗疫斗爭。我們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已經一起奮斗了150個日日夜夜。目前,中國國內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英國的疫情也在逐步趨穩,可以說,曙光在前!今年的春暉杯就 ([2020-06-15]) [查看全文] 陳丹青曾說過:“中國不是最衛生的國家,不是最安全的國家,不是最富有的國家,但絕對是變化最快的國家,而變化,多么讓人著迷。”正是這種變化,吸引著每年數十萬海歸像候鳥一樣進行著人類有史以來最長距離的遷徙。
然而出國的人越多,海歸也越多。中國海歸正在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陣痛。越來越多的海待,讓人不禁問道:“究竟是留學(課程)留錯了,還是海歸歸錯了?” 其實留學的價值并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減少,海歸也是大勢所趨。真正錯的是留學心態,當多數家長還在留學前忖度孩子選擇金融還是管理等熱門專業時,有誰想過國家未來的人才需求。本期《留學》為你解答:學什么專業的海歸才能大有前途。 導讀 ● 24省市海歸人才引進專業關鍵詞 ● ([2015-06-01]) [查看全文] ——記未名興旺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鄧興旺
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4月30日,鄧興旺博士接到電話,他在美國科學院第150屆年會上被增選為院士。30年來,僅有10位具有中國內地教育背景的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這位從湘西沅陵縣的一個小山村走出來的全球知名華人科學家,在2008年接近知天命之年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從基礎科學研究轉向農業生物技術研發,目的就是改變中國種業四面楚歌的被動局面,立志打造中國自主創新的現代農業生物核心技術研發中心,讓中國種業興旺起來,從而為中國未來糧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小山村里走出的“洋”院士 1962年10月,鄧興旺出生在沅陵縣鄧家嶺一個小山村。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攻讀生物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中美奧達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總裁孫雷
上世紀八十年代,孫雷走出國門,赴美留學,他教過書,在知名藥企做過生產負責人,還曾創過業,做藥物研發。直到2008年,他看到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毅然放棄美國的事業,回國創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一條生物藥產業化鏈條,為更多還處于研發階段的生物藥提供產業化的渠道。 2008年,應中美奧達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奧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黎志良之邀,孫雷回國創業。因對國外藥廠的運營管理模式非常熟悉,他出任中美奧達公司的生產總裁,用自己的特長與經驗為中國制造的生物藥走出國門努力一搏,為降低生物藥的藥價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開創生物藥外包新模式 中美奧達并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首席育種家孫占勇
“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是種業安全。隨著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種業的春天已經到來!”看到了國內種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也看到了近年來國家對民族種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孫占勇想要為自己的祖國和所從事的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于是毅然從外企轉戰民營企業——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農種業”),成為公司的首席育種家。 打造一流育種研發體系 德農種業是中國民族種業排頭兵之一,公司主導產品——玉米種子從2005年開始連續7年銷量全國第一。孫占勇從事育種工作多年,2011年加入德農種業前,他曾在美國攻讀植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2004年畢業后,他先后在美國的孟山都公司、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荷蘭東西方種業國際公司等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賽林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軍
海淀,海聚人才以積淀。近年來,海淀牢牢抓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人才特區核心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多措并舉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聚集了一大批高層次領軍人才。截止2012年底,共入選中央“千人計劃”69人、北京市“海聚工程”157人、中關村“高聚工程”114人、“海英計劃”261人,為核心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本報今起推出“海淀領軍人才系列報道”,采訪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和青年英才,記錄他們激情澎湃的創業歷程,探尋他們追求夢想的成長心路,展現人才支撐海淀發展的壯麗畫面,以激發全區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激情,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他是一家抗癌新藥研發高科技企業的創始人,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諾思蘭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聶李亞
時隔五年,再次見到聶李亞的時候,他臉上洋溢的自信和微笑,就如同諾思蘭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蓬勃發展的勢頭。沒有了研發人員的羞澀靦腆,多了幾分企業家的大氣從容,這個今年38歲的重慶漢子,如同一直積蓄力量的小宇宙,隨時準備爆發。 憑借著多年來深耕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研發,承擔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聶李亞入選北京市海淀區首批“海英計劃”,接受采訪時,聶李亞反復強調,這個榮譽屬于他所在的整個團隊。 誰無暴風勁雨時 1975年出生的聶李亞是重慶人,1997年畢業于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生物化學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獲天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獲得天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博士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艾威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丁泉龍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因此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教育正在全國普及:智能化的中控系統、可視化錄播功能等高科技應用,無一不給課堂添加色彩,讓教育更加輕松……丁泉龍,北京艾威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威康電子”)副總裁、研發總監,正在用他的經驗和努力,為中國智慧教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喜新不厭舊”的求知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政府機關從事信息通訊研究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一成不變的生活激起了丁泉龍“出去看看”的想法:他渴望給自己繼續充電、開闊視野,以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于是,他有幸成了國內較早赴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學子之一。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網秦董事長兼聯席CEO林宇、首席運營官史文勇
電影《中國合伙人》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之后一起打拼事業,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后功成名就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中關村版“中國合伙人”正在中國領先的移動安全服務提供商網秦公司中上演。 網秦董事長兼聯席CEO林宇和網秦首席運營官史文勇是高中同學,分別在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后,兩人攜手創辦了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秦”)。短短8年,網秦從一家普通移動安全服務公司,成為今日總產品全球注冊用戶賬戶超4億,用戶范圍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先的移動服務提供商,并成為國內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高中同學博士畢業后攜手創業 林宇和史文博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豪騰嘉科軟件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曹曉剛
粉襯衫、白領、時尚的手機,見到北京豪騰嘉科軟件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曹曉剛時,感受到的是帥氣、陽光,溫和的笑臉透出睿智的從容……這個全部由八零后組成的年輕公司充滿拼勁,在移動應用類業務方向蒸蒸日上。 瘋狂游戲的回報2013年5月,兩款“現象級”游戲——瘋狂猜圖和瘋狂猜歌大熱,透過微信朋友圈這一獨特的傳播渠道,迅速獲得了大量關注。其瘋狂傳播的速度甚至一度超過了早前熱門的手機游戲“憤怒的小鳥”和“找你妹”。這使得北京豪騰嘉科從幕后走到臺前,CEO曹曉剛和他的團隊一度成為行業明星。 2013年7月,瘋狂猜圖背后的開發團隊北京豪騰嘉科軟件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A輪25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啟明創投。此前豪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開心網CEO程炳皓
偷菜、爭車位、朋友買賣……一個個曾讓很多人瘋狂追逐的游戲,均出自開心網。開心網旨在打造人和人之間溝通的社區模式,也開啟了社交互動游戲的大幕。創辦于2008年3月的開心網,是國內第一家以辦公室白領用戶群體為主的社交網站。開心網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日記、相冊、動態記錄、轉帖、社交游戲在內的豐富易用的社交工具,使其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在輕松互動中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系。截至2012年底,網站注冊用戶已突破1.4億,已發展成為中國最領先和最具影響力的實名化社交網站。 程炳皓,開心網的創始人兼CEO,并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他,卻締造了一個互聯網的神話,一個社交網站黏住了全國一億多用戶,如今又在移動互聯網的海洋中繼續前行。 喜歡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和他的創業團隊
現在,如果有人問“你知道小米嗎?”你的第一反應還會是莊稼地里為人們熟知的一種糧食嗎?恐怕不會。如今吃的小米遠沒有大家手中玩的“小米”那么“吃香”。 當下,擁有一部小米手機,已成為很多潮人的追求,并且不僅僅是時髦那么簡單。參與開發的存在感、貼心服務的尊崇感、一部部微電影中的親近感……時不時的驚喜、超預期的服務,雷軍和他的創業團隊,用一部小小的手機和一批批狂熱的“米粉”,共同打造了一個科技創新神話。 一群“牛人”殺向“紅海” 3年前,雷軍看準了移動互聯網未來10年的發展前景,國內國際四處“游說”,“土洋結合”集結前Google、微軟、百度、金山等名企的一幫“牛人”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賦格霧計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戴虎寧、邱化橋
北京,中關村大街和北四環的交界點,中國最具創新力的“硅谷”核心。 作為創新高地,海淀、中關村被無數創業者憧憬、神往,變革的烙印最先打在這里。在一幢幢寫字樓里,在成片藏藍色玻璃幕墻背后,記者在海銀資本的辦公室見到了北京賦格霧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戴虎寧和邱化橋。 “忘年交”結成創業班底 盛夏的北京滿是燥熱,清晨的一場小雨如同燥熱里的一彎清泉。 眼前的戴虎寧,粉色襯衫搭配一條極簡牛仔,性情溫和,講話不緊不慢,和他開啟創業道路的那份隨性一脈相承。 戴虎寧,1986年出生的年輕人,2011年中斷了博士學位的攻讀、放棄了每年20萬美元的薪金,從美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劍平
2008年,記者第一次走進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碧水源”),當時公司還在西四環附近一座并不顯眼的寫字樓中,員工不過幾十人。5年后,碧水源已搬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中,單獨一棟樓,并已在全國開設了20余家分公司,員工1200余人。2010年4月21日,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也從104萬元起步,歷時10余年,現今他的財富達到45億元。而這個數字并非他財富的巔峰,2010年,他的個人財產一度高達65.66億元,位列當時創業板首富。文劍平39歲時辭職創業,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國的凈水事業,其公司被評為“中國優秀骨干環保企業”。 棄政從商 攻克三大國際技術難題 作 ([2014-08-01]) [查看全文] ——記漢朗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孫剛
8月2日,以“安全、安心、便利”著稱的日本永旺旗下美思佰樂超市在中國市場的經營上首次采用了電子貨架標簽,智能、精準、環保地完成商品信息變更,而電子標簽的全自動化全依賴于多穩態液晶技術才得以實現。這小小的電子貨架標簽就出自一家土生土長的中關村企業——漢朗科技。它是世界上最領先的多穩態液晶技術及其產品研發和生產制備商,也是世界上首個將多穩態液晶技術進行產業化的公司。 漢朗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孫剛是一名年僅36歲的歸國創業者。2005年,他僅用4年半時間就完成了英國劍橋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2007年,他在中關村成立漢朗;2012年,他獲得第26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2013年,他獲得了“中關村 ([2014-08-01]) [查看全文] |
內容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