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4-08-0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記北京賽林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軍
海淀,海聚人才以積淀。近年來,海淀牢牢抓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人才特區核心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多措并舉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聚集了一大批高層次領軍人才。截止2012年底,共入選中央“千人計劃”69人、北京市“海聚工程”157人、中關村“高聚工程”114人、“海英計劃”261人,為核心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本報今起推出“海淀領軍人才系列報道”,采訪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和青年英才,記錄他們激情澎湃的創業歷程,探尋他們追求夢想的成長心路,展現人才支撐海淀發展的壯麗畫面,以激發全區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激情,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他是一家抗癌新藥研發高科技企業的創始人,他領導著26位生物醫藥領域博士、56名碩士,他的公司兩年多的時間便拿下十五個在研一類新藥,三個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然而,他本人卻是“不懂藥、不懂技術”的醫藥門外漢。
他就是中關村“高聚工程”入選者、北京賽林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林泰”)董事長——李文軍。雖然非專業,但照樣能帶領一支專業性極強的隊伍,去為癌癥、糖尿病患者攻克生命的難關,去往世界創新藥版圖,插上鮮艷的五星紅旗。
“門外漢”聚集專業團隊
賽林泰2010年成立,是一家從事抗腫瘤和治療糖尿病一類新藥研發的高科技企業,集中了大批生物化學、醫藥等專業的精英人才。公司擁有員工120人,其中70%具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回想當初創業,李文軍很欣慰自己的選擇。李文軍的創業初衷源自媒體的報道。“近年來,我國腫瘤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是治療費始終沒有下降。尤其是抗腫瘤藥物,由于國內自主研發產品的缺位,導致這一市場始終被價格昂貴的進口藥壟斷。如果國內患者購買進口藥,一個療程至少要花幾十萬元。這是個天文數字。患者如果承受不了高價,就必須選擇對身體傷害很大的傳統治療方案。”李文軍因此很想在這個領域做點事情。
對管理專業出身的李文軍而言,“做藥是需要勇氣的”。眾所周知,醫藥行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更何況他是非專業人士。由于看準了醫藥行業是朝陽產業、看準了國家對人才的重視、對自主創新的大力支持,他決定要為“創好藥、造老百姓吃得起的新藥”的人生理想去奮斗。“我可以是‘門外漢’,但公司團隊必須非常專業。”
幸運的是,在李文軍的努力下,賽林泰內部有一支令人驕傲并視作公司“亮點”的管理團隊。總經理韓永信、副總經理彭勇和李明、藥化部高級總監校登明、 藥代藥動部高級總監羅鴻……這支團隊的成員均來自諾華、強生、施貴寶、Array、華潤賽科等國內外知名藥企,累積擁有116年一類新藥研發經驗,曾在國內外申報過33個臨床試驗新藥,迄今共申請一類新藥發明專利119項。該團隊擁有藥學、藥效學、藥代藥動、安全性評價、臨床申報等完整的新藥開發經驗。正是這些人才的聚集,成為賽林泰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如今,經過短短兩年多時間,賽林泰已擁有十五個在研一類新藥,二十項發明專利,三個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五位“海聚”,一位“高聚”,一位“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兩位“科技新星”,并簽訂數億元的技術開發合同。
“非專業”的非一般領導藝術
“從不干涉高管在技術上的事情”是李文軍作為非專業團隊領導的成功經驗。信任自己組建的團隊,為研究者提供最寬松的發展環境,是李文軍對這些人才的承諾。當初,這個剛創立的小公司為了吸引這些大人才,都是李文軍親自相邀,許以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為研究者提供最寬松的發展環境。如今,公司核心團隊到位、公司運行進入正軌,李文軍要做的,就是做好企業文化建設。
李文軍說,“公司的企業文化是打造家的概念,要在公司內部體現兄弟姐妹般的親情”。為此,李文軍有時甚至親自出面接待員工家屬和親友來訪,并由公司出面組織他們參觀游覽;對于員工落戶、子女上學等事情,他也親自張羅。有一次,研發人員會議時間碰巧與李文軍等公司領導會議相撞,李文軍當即決定將自己會議暫時改在辦公室里召開,而讓項目研發團隊優先。無形中,李文軍用自己的言行獲取了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從而留住了人才。
“讓有真本事、真技術的人才贏得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也是李文軍凝聚團隊的秘訣。兩年多來,在李文軍的積極組織下,賽林泰在成立的第一年內,就成功申報三個“十二五”重大專項。2011年,韓永信、彭勇、校登明及羅鴻就相繼入選第五批“海聚工程”,2012年王歡入選第七批“海聚工程”,并另有兩位博士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11-2012年賽林泰還先后獲得海淀區、北京市的政府股權投資……
兩年多來,賽林泰的團隊穩定而充滿激情,公司發展也有目共睹。如今,賽林泰研發的一類創新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藥,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自主新藥、服務外包、協作新藥研發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已形成。“去年開始公司已經能實現贏利”,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對一家初創的新藥研發企業來說,尤為不易。
或許這些成績的取得,正好解答了賽林泰“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驅動力”的科學發展方式,也成為公司創始人、賽林泰董事長李文軍“尊重技術、尊重人才”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