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1-2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達4.57億,但全國平均網速僅為100.9KB/s,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30.4KB/s。
擁有世界最多的網民,卻不得不忍受更多的延宕和擁堵,這引人深思。
第一,我國網絡接入服務市場仍處于壟斷局面,只有少數幾家企業才有資格進入,這就讓網絡提速的動力先天不足。提速需較多投資,且成本加大,收入很難同比提升,既然如此,誰會去做“傻事”呢?誠然,幾家企業可以互相競爭,但既然新的競爭者無權進入,那么,與其在市場上拼得兩敗俱傷,不如在幕后簽訂君子協議,大家都不提速,就算網民提出要求,也可以異口同聲地說:技術有難度、企業有困難、咱可不能與國外相提并論……
第二,網速低,不滿意的是網民,但他們的聲音太容易被屏蔽被忽視。你不滿?根本不搭理你。網速有多慢,相信絕大多數網民都不知道,因為相關數據很少公布,相關問題很少披露。大家只能憑個人體驗說,在國外上網快,但馬上就會有業內人士評說“不科學”、“不理性”,如果不是此番披露,網民或許會以為自己正在用著世界上最快的網絡而沾沾自喜。
第三,行業評估也有疏漏,長期以來,只重網民數量,不重質量,仿佛會收發電郵,我們就算進入信息時代了,要那么快網速干什么?速度慢,應用少,管起來才容易。有了這種思維方式,解決網速慢的問題怎能不一拖再拖?
其實,今天我國網絡服務種類并不落后,多元競爭激發了民族的創造力,很多網絡應用都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偏偏是那些基礎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遠遠落在時代后面。越開放則越強大,越封閉則越落后,令人痛心的是,我國互聯網這些年來的發展,證明的卻是這一我們早已熟知的原理。那么,為什么還要將基礎資源封閉起來呢?因為有尋租的空間,有既得利益,有堂而皇之的借口,這些形形色色的保護傘,真能保護行業利益,還是適得其反?
確實應追問:究竟是誰拖慢了我們的網速?但更應警醒的是,隨著大家不斷提出意見,網速的問題也許最終會得到解決,但造成網速慢的那些因素,是不是一并消除了呢?它們將來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傷害呢?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