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0-10-2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18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盡管關于“十二五”規劃的詳細內容目前還沒有披露,但從已披露的“十二五”規劃的框架中可以看出,未來五年間,中國將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區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并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多層次的改革,實行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
追求經濟發展質量
與“十一五”規劃提出了“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等量化指標相比,“十二五”規劃的框架性內容中沒有提出具體的量化發展指標。
全會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權威人士指出,此次沒有提出明確的量化指標,說明國家更看中經濟發展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再以單一的GDP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更加重視民生,更加重視環境,更加重視效率,更加看重綜合實力。
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成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間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開辟新的途徑改變分配格局不合理現狀,成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之一。
公報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對此,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由于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形勢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不排除外需市場再次惡化的可能,因此要依靠拉動內需的方式,繼續保持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拉動內需,建立鼓勵消費的長效機制,就必須解決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對此,公報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時要“健全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事業發展”,做好社會和醫療保障工作。
對于“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中信金通研究員葉江認為,這直接有利于拉動大消費板塊,包括醫藥、零售百貨、服裝、食品飲料等。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公報還提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從2009年以來,我國加快了區域規劃的審批步伐,出臺了大量的區域發展規劃和產業振興規劃,其中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區域規劃數量超過前四年的總和,速度前所未有。這些區域經濟規劃的范圍涉及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大經濟區域,也包括一些主體功能區。
對于“實施區域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對區域發展格局的明確定位和表述,更加突出了不同地區的主體功能,不再強調所有區域都按照一個模子發展,有的區域適合發展產業轉移,有的區域適合發展循環經濟,不再搞區域“一刀切”,這樣更加有利于不同區域發揮優勢,實現互補。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在區域振興政策實施方面,將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實施項目傾斜。實施好促進新疆、寧夏、廣西、西藏以及青海等省藏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中國將更加強調均衡、可持續和科學發展,繼續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緊抓產業升級節能減排
公報提到,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發展海洋經濟。
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的產業升級,按照節能減排目標改造和提升的傳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均將獲得重要的發展機遇。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將針對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出臺專門的政策,力爭邁出實質性步伐;同時,將繼續推進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加強對企業兼并重組的引導和扶持,優化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
在節能減排方面,公報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人士稱,雖然沒有提出定量指標,但“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約束力度將加大。
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將在“十二五”期間得到進一步的推進。公報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或將在“十二五”期間推行房產稅、資源稅等稅收體制改革。在金融體制改革方面,包括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國際板等建設性改革措施也有望在“十二五”期間提上日程;而在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方面,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方案已經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最早在明年初有望獲得實行。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