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9-02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1年9月1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十二五”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等三個“十二五”市級綜合專項規劃。市科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朱世龍同志應邀介紹了《“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相關情況。
《規劃》描繪了“科技北京”戰略的宏偉藍圖。提出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中心,推動首都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的總體目標,并設定了“全社會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大于5.5%”;“技術交易額超過1800億元”;“高技術產業、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增加值總額超過3500億元”;“公眾科學素質達標率超過12%”等10項具體目標。
《規劃》的重點任務包括:
第一,實施全面對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續創新能力。圍繞國家和首都經濟發展戰略需求,以全面對接為重點,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以國家科技計劃為依托,增強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儲備;以優化機制為根本,全面吸收利用中央科技資源,大幅提升首都持續創新能力。
第二,推進科技振興產業工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按照“優化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的要求,統籌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通過培育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提升服務業產業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促進現代農業高端發展。通過促進“全鏈條貫通、全要素組合、全主體參與”,引領打造“北京服務”和“北京創造”兩個品牌。
第三,強化科技支撐民生工程,推動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篩選并推廣應用一批適用技術及產品,支撐首都文化教育事業創新發展,強化食品安全與醫療健康科技保障,推廣城鄉建設與管理科技創新成果,推進低碳城市與生態環境系統建設,完善公共安全與應急保障技術體系,使科技創新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第四,全力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按照“三區兩地”的戰略定位,深入推進政策機制創新和改革試點;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大力支持創新型企業做強做大;促進高端產業布局優化;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全面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向實現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大步邁進。
第五,努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通過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首都科技資源整合、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實施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戰略、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營造創新軟環境等舉措,努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進一步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確保《規劃》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
作為18個市級綜合專項規劃之一,《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由市科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經信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編制過程。自2009年底啟動規劃編制工作以來,始終堅持“開門編規劃”的原則,先后邀請各領域專家,中央及市屬高校、科研院所、園區、企業等代表召開了38次研討會;書面征求了42家委辦局、部分區縣和相關單位的修改意見;3次專程向市人大、市政協代表匯報;3次報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審閱。《規劃》編制過程中,共征集相關建議和意見822條,可以說,《“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規劃》的編制過程突出了四個“注重”。一是注重與2009年4月發布的《“科技北京”行動計劃(2009-2012)》的相互銜接,又在“行動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拓展和延伸;二是注重與國家及北京市總體規劃和科技發展戰略有機結合,強化以科技創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注重加強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撐引領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四是注重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依托,大力推進政策改革與機制創新。
《規劃》在回顧與總結“十一五”時期科技北京建設成效的基礎上,根據國際、國內和北京市面臨的新形勢,提出“四個結合”的基本原則,即堅持服務國家戰略與支撐首都發展相結合、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堅持成果突破與產業化相結合、堅持機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相結合,把握科學發展主題,以促進自主創新和成果產業化為主線,著力服務和用好中央科技資源、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促進科技成果惠及民生、著力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全面支撐“人文北京”、“綠色北京”建設。
新聞發布會上,朱世龍還就“十二五”時期科技促進產業發展、科技惠及民生以及國際科技合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來源:市科委科技宣傳與軟科學處、發展計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