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7-2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一、增加鼓勵類服務業的必要性
(一)服務業發展的主要情況
“十一五”時期,我國服務業實現了較快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提高。
1、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時期,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9%,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0.7個百分點,比“十五”期間加快1.4個百分點。2010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7.1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9.6萬億元,增長1.3倍。
2、服務業主要行業較快發展!笆晃濉睍r期,生產性服務業保障支撐作用增強,生活性服務業質量水平不斷提升。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5個門類的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別為18.7%、16.5%、11.3%、9.5%和8.4%。
3、服務業新興領域快速發展!笆晃濉睍r期,新興服務產業蓬勃發展,文化、旅游等行業實現了高速增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新型服務業態方興未艾,電信增值、動漫網游、電子商務等加速發展;檢驗檢測、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服務、地理信息等新興服務產業蓬勃發展。
“十一五”期間,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提高,服務領域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服務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國服務業發展滯后的局面仍然沒有從根本改變,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從總體上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偏低。2010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僅為43.0%,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笆晃濉币巹潯毒V要》提出的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服務業就業比重兩個預期性目標均未完成。
從結構上看,服務業現代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有些生產性服務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遠未發揮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缺少主體功能突出、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全國和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大部分服務業領域缺少著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有些生活性服務業供給不足,服務能力和水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服務需要。
從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看,“十一五”前4年中,我國城鎮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3年低于全社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農村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也明顯不足。
從國際貿易結構看,“十一五”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額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一直處于逆差狀況。2009年逆差達到296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2.2倍;2010年逆差221億美元。
(三)增加鼓勵類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十二五”是我國服務業大發展的重要時期!笆濉币巹潯毒V要》提出,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拓展新領域,培育新熱點,發展新業態,推進服務業規;⑵放苹、網絡化經營,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是“十二”我國服務業發展的重要特征。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已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要在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必需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深度融合,增強競爭力。
從國內環境看,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000美元,“十二五”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將進入較快的升級階段,服務業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特別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步伐加快,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眾持續改善生活水平的愿望明顯增強,對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給予了新的期待。服務業將進入全面加快發展的新時期。
從優化服務業結構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營造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是“十二五”期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適應服務業大發展的新要求,修訂和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明確鼓勵發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集聚,是促進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強和改善服務供給,促進服務業現代化,提高服務業質量和水平。
二、《目錄》2011年本與2005年本的主要區別
《目錄》2011年本服務業部分,較2005年本,主要是擴大了鼓勵類服務業范圍,增加了相應條目。
一是形成了鼓勵發展的門類體系。《目錄》2005年本中,服務業鼓勵類只有“其他服務”一類,《目錄》2011年本對此做了較大的調整,進行補充和完善,設立了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旅游業、郵政業、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服務業8個門類,保留了“其他服務業”門類。形成鼓勵發展的體系,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二是鼓勵類條目大幅增加!赌夸洝2005年本,服務業鼓勵類條目只有33條,調整修訂后的《目錄》2011年本增加到118條,是三次產業中增加條目最多的。具體是:現代物流業11條、金融服務業11條、科技服務業11條、商務服務業11條、商貿服務業8條、旅游業4條、郵政業9條、教文衛體服務業35條、其他服務業18條。
此外,農林業、水利、煤炭、電力、新能源、城市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及道路運輸(含城市客運)、水運、航空運輸、綜合交通運輸、信息產業、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公共安全與應急產品等鼓勵門類中,也都包含相關的服務業內容。
三是突出對服務產業的引導!赌夸洝2011年本主要加強了對服務產業的鼓勵。屬于基本公共服務的內容,原則上不再列入產業政策引導范圍,使《目錄》引導服務業發展的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的方向更加明確。
三、修訂把握的主要原則
服務業領域廣泛、涉及部門和方面較多,《目錄》修訂工作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綜合研究有關部門和地方等提出的修訂意見建議,提出調整建議,主要把握以下原則:
(一)注重與法律、政策和全國性、區域規劃相銜接;
(二)著眼于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以加強鼓勵類為重點;
(三)突出對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業態的引導支持;
(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有利于改善民生;
(五)增強目錄的操作性。
四、鼓勵類服務業的主要特點
1、符合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新要求!赌夸洝2011年本鼓勵類服務業,無論是門類還是條目,均有較大幅度的調整和增加,與“十二五”期間“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的要求,是相適應的。
2、加強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引導。《目錄》2011年本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4個鼓勵門類,共有44個條目,都是生產服務業,比例2005年本服務業鼓勵類全部條目還多,體現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新要求。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服務業門類,共有35個條目,較2005年本鼓勵類相應范圍,增加了26條;“其他服務業”門類中絕大多數條目都是生活性服務業,比如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社區照料服務、農民工留守家屬服務設施建設等,反映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民生的新期待。
3、突出對旅游業的支持!赌夸洝2011年本將“旅游業”在鼓勵類中單獨設立了門類,突出旅游業發展的地位,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具體舉措。
(來源: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