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3-14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年,那是一個春天。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猶如一聲春雷,喚醒了中國人自主創新的豪情。“努力將中關村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自此邁開了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2011年,又是一個春天。
3月13日,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迎來兩周歲生日。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國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先行試驗區,中關村唱響怎樣一個“春天的故事”?
“1+6”新政策給力創新
兩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中關村示范區的發展建設給予了親切關懷。北京市加大了各方面的統籌協調力度,形成了一系列推進中關村示范區創新發展的新舉措,開創了舉全市之力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局面。
在科技部牽頭的示范區部際協調小組的大力推動和中央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下,中關村示范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統籌協調,形成合力,發展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0年年底,國務院同意中關村開展“1+6”系列新政策。“1”是指搭建首都創新資源平臺。2010年12月31日,北京市會同示范區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共同組建了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促進中心(即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目前共有19個國家部委的有關負責人和北京市29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的日常工作,這在中關村管理體制上是個重大突破和創新。
首都創新資源平臺運行以來,資源整合初見成效。建立了部市會商機制,國家有關部門與北京市共同研究出臺試點政策實施細則,聯合支持重大項目,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科技基礎設施、人才引進、試點政策審批等方面加大對中關村企業的支持力度。采取“一條龍”服務方式,組織開展股權激勵試點方案、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聯合審批等服務事項。
“6”是在中關村示范區深化實施先行先試改革的6條新政策,包括在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改革、股權激勵試點方案審批、科研經費分配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統一監管下的全國場外交易市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方面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公司董事長柳傳志曾將中關村“1+6”系列政策的實施形容為“破冰之旅”。他認為,“1+6”系列政策會大大提高科技人員創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中關村企業擁有政府的支持、資本的力量和眾多的人才,一定會做得更好。
中關村“1+6”系列政策的推出,也引起了全國其他省市和各行業領域的強烈關注。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介紹說,在《科學技術進步法》執法檢查和評估工作中,中關村“1+6”系列政策受到了全國各地的好評。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將中關村“1+6”系列政策盡快推廣至全國。
記者了解到,不少國家高新區都期待中關村“1+6”系列政策能盡快推廣至當地。
政策“組合拳”成效顯著
事實上,不僅僅是“1+6”系列政策,自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中關村深入開展股權激勵、科技重大專項經費列支間接費用,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等試點工作,支持新型產業組織和民營科技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等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組合拳”,有效激發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創新活力。
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了解到,兩年來,中關村誕生了一批自主創新核心技術:在極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已經形成從半導體材料、高端芯片設計、芯片生產裝備到芯片生產等完整的產業鏈條;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標準和核心產品在國際上的地位進一步增強,主導創制了第三代移動通信TD-SCDMA、寬帶無線接入McWiLL、3C協同閃聯等通信技術國際標準并得到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中關村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業高起點發展,成為引領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發展的新龍頭……
正是因為自主創新,中關村企業的競爭力大大增強。2010年,中關村企業實現總收入1.55萬億元,同比增長20%,約占全國高新區總產值的1/6,占北京市GDP總量的19.2%。其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1360家,比2009年增加107家。
在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中關村示范區初步形成了以聯想為代表的計算機產業集群、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集群、以華銳風電為代表的風電產業集群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高科技產業集群。
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源于大批高端創新型人才的聚集。2010年,中關村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約12萬人。海歸創業人才近萬人,累計創辦企業超過5000家,是國內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中關村企業共有42人入選中央“千人計劃”。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在全國率先建設人才特區,審議通過了《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近期將由有關部門會簽后聯合發布實施。
中關村迎來發展黃金期
今年1月26日,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成為中關村發展新的重大里程碑。
該規劃綱要明確,中關村示范區堅持“深化改革先行區、開放創新引領區、高端要素聚合區、創新創業集聚地、戰略產業策源地”的戰略定位,力爭用10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發揮好中關村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探索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的示范作用。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強調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凸顯對科技創新的重視。這意味著肩負創新示范引領重任的中關村示范區將再次踏上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參加北京代表團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全體會議上表示,要發揮中關村的龍頭作用,完善支撐體系,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中關村下一步的工作是要抓好科技成果產業化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重點。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說:“‘十二五’期間,中關村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獲得更大的發展。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一部部科技人才戰略計劃的實施,讓我們民營企業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關村成為中國高科技自主創新的發源地、中國高科技創業和投資的熱土、中國培養和聚集高素質人才的基地和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
進入“十二五”,中關村在交出了一份無愧于人民和歷史的圓滿答卷后,又在創造一個新的激情燃燒、干事創業的火紅年代,為“春天的故事”續寫更為動人的樂章。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