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3-0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昨天,在“落實國務院關于中關村1+6政策和規劃綱要動員大會”上,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正式公布。記者了解到,到2015年中關村人才特區基本建成,屆時將聚集5萬名左右高端人才,把中關村建成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高地。
目標建成創新人才特區 2015年集聚5萬高端人才
昨天,在動員大會上,國務委員劉延東稱,人才投入是贏得未來的戰略性投入。根據規劃綱要,中關村示范區將建立并完善人才“選得準、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機制和環境,到2015年基本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基本建成全球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人才特區,集聚5萬名左右高端人才,形成國內外高端人才集聚于示范區創業發展的格局,將中關村建設成為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高地。
對此,中關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要實現此目標,關鍵靠中關村軟環境的建設,中關村會進一步完善創業扶持、境外股權和返程投資、落戶、居留和出入境、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安置、醫療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中關村將重點實施六大任務,其中就包括加快中關村人才特區的建設。
打造八大產業集群 2015年總收入達3萬億元
根據規劃綱要,中關村將重點打造八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分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裝備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文化創意新興產業。
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示范區總收入增長到3萬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技術服務業占示范區GDP的比重,由2009年底的59%提高到65%以上;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的大型企業。
到2020年,示范區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在軟件及信息服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中形成2至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培育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
新政 高新企業認定出新標準
試點政策中,首先打破了企業必須成立一年以上才有資格申請認定的標準,注冊滿半年不足一年,研發費用總額占成本費用支出總額達20%以上的企業也可以申請認定。
同時,針對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具有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試點政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范圍進行了擴充,增加了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國家農作物品種、國防專利、技術秘密等五項內容,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研發費用占比達到10%的企業,允許以企業秘密作為知識產權申報。
>>解讀 3000多企業將獲高新資格
中關村相關負責人稱,3000多中關村企業將因而具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從而擁有享受人才、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的可能。據介紹,目前在中關村示范區2萬家企業中,只有4000家左右的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表示,有一些技術秘密,譬如可口可樂的配方、中醫藥的配方、技術企業的核心技術等,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技術秘密,不愿意申請專利,因而無法申請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這個門檻即將降低。
民企將可申請重大項目
昨天,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的意見》指出,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衛生部分別與北京市政府建立部市會商機制,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與北京市發展重大需求,支持以中關村企業為主體,企業牽頭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
根據這一新政,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在中關村國家示范區內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包括開展科研項目經費分階段撥付試點、增加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試點等。
>>解讀 企業擁有主導項目的機會
此舉意味著,民營企業申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計劃的“天花板”打開。據悉,中關村2萬多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稱,新政實施后,中關村企業有了主導項目的機會,從而直接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就科研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等試點政策,他介紹,目前,我國的科研經費通常是先項目申報,獲批后一次性撥付經費,很多企業、院所等重立項、輕產出,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開展試點后,將使得科研單位將心思放在科研上。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