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3-0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改革、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昨天召開的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中關村“1+6”政策和規劃綱要動員大會上,財政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公布了在中關村試點的新政策。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的意見》,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衛生部分別與北京市政府建立部市會商機制,確定一批聯合支持的新立項項目,并在這些項目中進行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在總結科技重大專項列支間接費用經驗的基礎上,對試點項目中相關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開展間接費用補償機制、科研項目經費分階段撥付、科研項目經費后補助、增加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的試點。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行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一次性處置單位評估價值或批量評估價值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科技成果,由中央級事業單位自主處置,報財政部備案。
此外,財政部和科技部有關負責人還透露了兩項即將在中關村示范區實施的試點政策。其中一個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試點政策。針對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具有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試點政策對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范圍進行了擴充,打破了企業必須成立一年以上才有資格申請認定的標準,注冊滿半年不足1年的企業也可以申請認定。另外一個即將對外公布的政策是在中關村示范區實施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收益權改革試點。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轉讓)收入,擬將部分收益留給科研單位,納入單位預算管理。
馬上就訪
北京理工大學:新政將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政策太給力了!”這是昨天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樹興聽到“800萬元以下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處置,部分轉讓收益留給科研單位”的新政策后的第一反應。
楊樹興介紹,按照現有制度,學校的科研成果屬于國家,出售價格過低,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同時,科技成果轉化時,即使評估數額低,也需要上報主管部門,周期長;另外一方面,由于轉讓的收益扣除獎勵后,要全部上繳。這導致學校和科技成果的持有人對轉化的積極性都不高。楊樹興說,目前北京理工大學的科技成果中,有60%至70%的成果估值在800萬元以下。在中關村示范區試點新政后,學校將近7成的科技成果將能由學校自主處理,這將大大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
國智恒電力:“高新技術企業”是金字招牌
“就是因為有‘高新技術企業’這塊招牌,我們企業成立5年來,實際納稅比例約為37.32%,減免比例則達到了62.68%。”北京國智恒電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呂建光一句話就把高新技術企業的首要優勢點出來了。
“15%的優惠所得稅率,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投資抵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項稅收優惠,呂建光如數家珍。他說,自主研發是國智恒的生存之本,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的納稅額,大多數投入到了研發過程中。
此外,呂建光表示,受惠于高新技術企業人才優惠政策,公司為非京籍戶口技術人員統一辦理了《北京工作居住證》,使他們享受到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便利。
科易動力:政策早一點出臺就好了
“真的啊,這個政策要是早一點出臺就更好了。”昨天在電話那頭聽到“滿半年的中關村企業就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消息后,北京科易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華劍鋒馬上為政策出臺叫好。
“科易動力”是去年2月底注冊成立的公司。注冊公司時,有人提示,如果是“高新技術企業”就可以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然而一咨詢,華劍鋒和另兩位創始人就失望了,“必須滿1年以上的企業才能申請認定,剛注冊的企業沒資格。”華劍鋒說,去年公司申請的專利中已經有8項公開,4項實用新型專利陸續獲批。這既是保護知識產權的舉措,也是公司為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做的準備。
新政解讀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要點: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范疇新增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國家農作物品種、國防專利、技術秘密等五項內容,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研發費用占比達到10%的企業,允許以企業秘密作為知識產權申報。
根據現行規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必須要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是指技術專利、標準。由于技術專利、標準從研發到成果申報是個漫長過程,要求絕對地拿出成果才能被認定,企業可能很難堅持那么久。另外,有不少企業的藥物配方、食品配方并沒有申報專利和標準。
新規允許符合條件的研發企業以技術秘密視同擁有知識產權申報,打破了現行需要取得專利或標準才能申請認定的規定。今后還將出臺企業秘密認定細則。
要點:注冊滿半年不足1年,研發費用總額占成本費用支出總額達20%以上的企業可以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必須注冊滿1年以上才能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而實施新政后,初步估計中關村有3000多家未獲認定的企業可以直接受惠,從而享受到人才、金融等政策的支持。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關村示范區的初創科技型企業聚集度高,研發投入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強,通過開展中關村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試點,扶持這類企業發展,對于加速成果轉化,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經濟發展轉變有重要意義。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
要點: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衛生部分別與北京市政府建立部市會商機制,確定一批聯合支持的新立項項目,并在這些項目中進行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
以前,國家的科技項目尤其是重大專項雖然也向企業開放,但真正由企業主導的項目比較少,更多情況下,企業是高校、科研院所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一個配角。此次科研經費部市會商機制,將把科研項目交給中關村企業來主導,以此調動中關村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項目的積極性。
要點:對試點項目中相關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實行間接費用補償機制。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從政府部門獲得的科研經費,并沒有按照國際上通行的間接費用和直接費用分開核算和管理,而是采取提取管理費的辦法。人員等費用不允許在項目經費中列支,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項目承擔單位的財政負擔。
中關村示范區在2009年開始試行重大科技專項列支間接費用的制度。此次的新政則是將間接費用列支制度,從重大科技專項擴展到上述四部委和北京市通過部市會商機制確定的新立項項目。
要點:在試點項目中開展科研經費分階段撥付、科研項目經費后補助、增加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的試點。
目前,我國大部分科研經費采取先項目申報,獲批后一次性撥付的方式,導致一些科研項目承擔單位重立項、輕產出,而且一次性撥付可能導致資金大量結余。
通過開展科研經費分階段撥付和科研項目經費后補助,就是要通過“先科研后拿錢”方式,促使科研機構圍繞目標任務,全身心地投入科研。這是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
另外,我國現行制度對科技經費支出預算方面安排過細,要提前明確資金,而且科研單位對于經費使用缺少自主權,“買醬油的錢就不能買醋”,束縛了科研生產力。此次的新政將增加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在一定范圍內由科研單位決定經費怎么花。
■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
要點:一次性處置單位評估價值或批量評估價值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科技成果,由中央級事業單位自主處置,報財政部備案;8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的,仍按現有規定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
現行制度規定,一次性轉化(轉讓)單位評估價值或批量評估價值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科技成果,要經主管部門審批后報財政部備案。審核流程長,市場商機可能喪失。新政給中央級事業單位自主處置權,減少了科技成果轉化審批的時間。這將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激發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要點: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轉讓)收入,扣除獎勵資金后,將部分收益留給科研單位,納入單位預算管理。
目前制度規定,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轉讓)收入,扣除獎勵資金后,作為非稅收入全部上繳中央國庫。為更好地調動中關村示范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經認真研究并報國務院領導原則審批,提出了將部分收益留給科研單位的方案,目前相關方案正在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爭取盡快出臺。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