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09-02-02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8年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影響力最大的一年,有奧運會給世界留下最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有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的推進,有北京電影票房高達5.25億元的紀錄,還有國家大劇院的開放等等。2009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頭戲是什么,本報記者在1月22日采訪了北京市文化局局長降鞏民,對2008年的文化創意產業做了總結,并對2009年做了展望。
“2009年我們的重頭戲是引入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獎優的方式鼓勵社會演出團體等等。”降鞏民表示。
鼓勵社會辦演出團體政策要出臺
商報:現在有好多小的制作人他們在藝術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有不錯的劇本,但沒有錢運作這個劇。對于剛剛畢業的中戲的學生來說,場租是昂貴的。對于這些有創意的小導演小制作人,政府是否出臺鼓勵他們進行創作,或者說進行制作?比如說上演這些劇減免場租?
降鞏民:政府不會去干預場租,場租多少是市場行為。我們會鼓勵社會辦演出團體,相關政策會很快出臺。
商報:怎樣鼓勵?是不是請專家對演出項目評估后進行資助?
降鞏民:不是的,而是看這個項目對市場付出多少,我們相應地給予鼓勵。比如說這個演出項目獲得了可觀票房,說明它很有市場號召力,那好,我們就獎勵它。通過市場去評估和檢驗,然后進行資助,我認為這樣比先期投入更科學。
另外,在2009年文化局要實施《北京市優秀舞臺劇劇本創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北京市舞臺藝術創作生產項目扶持辦法(暫行)》,扶持創作生產一批反映60周年發展歷程、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優秀舞臺藝術產品。
現在正在研究制定《保護性開發利用古戲樓、會館等場所進行民族藝術演出活動的扶持辦法》,合理開發、利用北京古戲樓、會館,開展民族藝術演出活動,打造旅游精品劇目,形成首都文化品牌。
人們對電影需求旺盛
商報:2008年北京電影票房達到了5.25億元,在金融危機不大景氣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是讓人非常欣慰的。請您談談金融危機為什么沒有影響北京的電影票房?
降鞏民:現在北京人均GDP已經達到9000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現在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現在人們的文化需求很旺盛,電影是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金融危機是信心危機,金融危機對文化創意產業是影響很小的,越是在經濟蕭條的時候,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越快,文化創意產業基數小,受影響也就越小。
當然,北京的電影票房達到這個數字和政策支持是分不開的。
四年投5450萬元用于影院建設
降鞏民:北京市文化局在2005年3月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廳影院資金補助辦法(試行)》,根據影廳建設的星級標準,提供每個影廳30萬到50萬元的支持鼓勵經費,每家影院最高額度為250萬元。國企和民營企業都可享受這個待遇,這就鼓勵了民營企業建影院的積極性。
從2005年到2008年底,本市投入了5450萬元為34家影院兌現了影院建設、改造支持經費。其中新建影院20家,銀幕128塊,座位2萬個;老影院增廳改造14家,新增銀幕53塊,座位數增至1.2萬個。這些影院為1600余人提供就業崗位,2005至2008年累計上繳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上繳營業稅超過2000萬元,帶動電影票房每年不低于25%的快速增長。
商報:現在的影院布局您覺得是否合理,以后如何規劃?
降鞏民:市場是調配資源的最好方式。目前,亞運村地區、望京地區、CBD、東南四環、天通苑等大型居住區都已建成現代化多廳影城,回龍觀等幾個大型成熟社區的影院建設項目也在建設或洽談中。影院如何分布,是市場形成的,政府只是引導。現在北京有305塊銀幕是能滿足需求的,以后這個數字就未必能滿足。
在北京郊區縣,爭取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實現全市村級數字影院100%覆蓋。
北京劇場離老百姓有多遠?
商報:海淀區2009年將建設總規模超過60萬平方米、包括32間劇場的產業聚集區;1月上旬,北京市區縣兩會傳出消息,東城區將原有的22家劇場擴大到30家的規模;宣武區天橋將規劃建成四大演藝區,并加快劇場改造和小劇場建設。現在您覺得北京需要多少個小劇場?
降鞏民:北京該有多少個劇場,這是人們的觀劇需求決定的。不是北京需要多少個劇場的問題,而是北京的劇場離老百姓有多遠?北京有1700萬人口,現在每天都有文藝演出,老百姓到底看不看?和大劇場相比,小劇場話劇離老百姓距離近些,是社會自發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小劇場劇能夠成功,是因為成本低,符合老百姓需求,達到盈利。
3000萬元撬動廟會經濟
商報:春節廟會、燈會已經成為北京市春節期間重要的品牌文化娛樂活動,今年春節有大小30多家廟會、燈會向公眾開放。為振興經濟,拉動文化內需,文化局對廟會有沒有相關扶持措施?
降鞏民:廟會群眾自覺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文化局今年拿出3000萬元獎勵和補助廟會。廟會活動是非常豐富的。傳統民間花會“踩街”活動,會拉動前門大街商業的進一步發展。“踩街”既有“天橋中幡”又有“延慶旱船”,“河北井陘拉花”、“山東商河鼓子秧歌”等,既有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項目,也有市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項目。
繼承奧運文化遺產是工作重頭戲
商報:2008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生了好多大事,請您對此做個總結。
降鞏民:2008年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影響力最大的一年,奧運會讓全世界人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國家大劇院的開放,電影在世界上影響加大。
商報:2009年,文化局哪些工作是重頭戲?
降鞏民:2009年要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2009年的工作重頭戲是繼承奧運文化遺產,廣泛地動員和利用首都豐富的文化人才資源,招募和組建北京文化志愿者隊伍,深入社區、農村開展藝術培訓、藝術教育等。
要改革市屬藝術表演團體財政資金投入辦法,實行經費總額控制和市場為導向的政府資助機制等。推進北京市電影公司等單位的改革,依托北京演藝集團,整合文藝演出資源,培育文化創意產業龍頭企業。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