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09-01-0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據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地區電影年產量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北京地區年出品電視劇數量占全國產量的二分之一,其中北京市級機構電視劇產量占全國產量四分之一。改革開放30年,北京市廣播影視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行業整體實力、傳播能力和影響力、業內外競爭力,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直至今天牢牢占據全國龍頭位置。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地緣優勢和“人才”軟實力雄厚,尤其得力于相關政策在幕后的有力推手,特別是從2006年起每年投放5億元的專項基金等“硬通貨”的刺激,使得近年幾乎大半江山的熱門影視作品,如《集結號》、《非誠勿擾》、《亮劍》、《奮斗》、《士兵突擊》等,均牢牢打上“北京制造”的標簽。
聊起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地區影視產業發展成就,最有代表性的“活化石”就是鄭曉龍領導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立于1982年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是內地第一家電視劇專業制作機構,二十多年來,它創造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若干第一:完成了國內第一部大型室內劇《渴望》,第一部系列輕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第一部全部在境外拍攝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第一部春節電視賀歲片《萬事如意》……如今,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仍然充滿活力地活躍在行業一線,《金婚》創下收視新高,《金婚2》有望今年開拍,而北京的影視制作單位也從“獨一份”變成遍地開花——1992年至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共評選了10屆,北京有11部電影和15部電視劇獲獎,在歷次各省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北京至今已經形成了華誼兄弟的馮小剛系列喜劇電影、海潤影視以《亮劍》為代表的軍旅系列電視劇、鑫寶源以《奮斗》領銜的青春系列電視劇、中北“秘史系列”電視劇等品牌類型片,成為深受廣大觀眾追捧、制作機構競相效仿的影視劇行業標桿,這些作品引領著國內外觀眾的觀影及收視需求和全國影視劇發展的潮流。
近年,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優秀電視劇推薦制度”、“制播攜手體制”、“走出國門工程”、“優秀影視劇本專項基金”等一連串重大扶持政策出臺,北京影視產業進步迅速,同時涌現了許多大膽的產業創新舉動。比如家喻戶曉的電視劇《武林外史》已悄然被出品方聯盟影業發展成產業鏈,從“武林”話劇、漫畫到動畫片、游戲等,已滲透到娛樂產業的每一個細胞,均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話劇版演出數百場,“武林外傳”網絡游戲已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另外,華誼兄弟通過銀行融資完成《集結號》、《非誠勿擾》等電影拍攝,并“打包”多部電視劇項目融得一個億的資金,也是在相關政府部門的牽線下完成,為影視產業發展解決資金問題以及進一步市場化摸索了一條全新的可行性道路。
除繼續保持原有海外市場外,完美時空去年還開辟了俄羅斯市場,并在北美設立子公司。按照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完美時空將在歐洲推行法語版、西班牙語版等產品,并籌劃與北美的當地開發公司合作,開發歐美風格的游戲在當地推行。此外,金山等幾家重視海外市場的內地網游廠商,同樣沒有因為金融危機的蔓延降低對海外市場的投入力度。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十多家內地網絡游戲企業正醞釀著同時進軍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