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09-03-0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記者日前從科技部火炬中心獲悉,2008年全國技術市場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226343項,成交金額2665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和19.7%,平均每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由上年的101萬元提高到118萬元。成交金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0.89%,較上年增長0.02個百分點。
質量和規模不斷提高
國家技術轉移促進行動啟動一年多來,加速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的效果日益凸顯。統計數據顯示,四類合同中,技術開發合同成交金額居首位,為1075億元,增幅22.8%,其中,產學研合作的技術開發明顯增加,成交金額990億元,占技術開發合同成交總金額的92.1%和全國成交總金額的37.1%;技術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快,技術轉讓合同金額增長532億元,增幅居首位,為26.7%;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較上年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此外,在軟件產業發展相關優惠政策的推動下,電子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成為技術合同交易的重點領域。2008年,涉及計算機軟件的電子信息技術合同繼續位居各領域成交金額之首,達到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8.6%。其次為先進制造技術和新能源及高效節能技術領域,成交金額分別為475億元和321億元。各技術領域中,農業領域的技術合同與上年大幅增長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技術交易出現負增長,成交金額下降12%。
隨著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的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軟件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尤為突出。軟件著作權和技術秘密交易為知識產權交易的主要形式,專利技術交易日益活躍。
2008年,全國軟件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深入,一大批軟件骨干企業應運而生,涉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技術交易增長明顯,達到330億元,同比增長29.2%;專利技術交易成交金額244億元,同比增長99.6%,占全國成交總金額的比例較上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達到9.2%。
產學研合作成效顯著
技術轉移模式的選擇對我國技術轉移的成效有重要影響。不同的技術轉移模式適用于不同技術的轉移。企業、院所、高校若想改變以往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窘境,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轉移之路。
以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為例,僅2008年1月到9月,其日均技術交易額就達7000多萬元。以企業為主體,與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是其技術轉移的一種重要模式。如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轉化基地與技術服務網絡,在盤活國家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國家科研成果上取得了成功。
海淀園的產學研合作已經滲透到知識–技術–產品–產業這個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在技術創新源頭的培養上,以創新型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為核心,一大批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核心技術、國際標準相繼涌現出來,在眾多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企業和大學共建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共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既可以保障研究的深度,又能滿足技術轉移的實用性及產業化要求。
北京交通大學與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聯合組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試驗研究中心,與國內建筑領域的多家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與日本各工程局成立了中日隧道技術交流中心。中國農科院飼料所與7家高科技飼料企業成立“7+1”高科技飼料聯合體,成為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新體系和新模式的踐行者,目前飼料所科技開發收入達到總收入的60%左右。
作為國內技術交易最為活躍的地區,北京市已經開始積極探索技術轉移服務業的發展模式。2月11-14日,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技術轉移部和投資銀行部攜手赴江蘇揚州、浙江嘉興兩地考察并達成跨地區技術轉移服務的合作意向。揚州廣陵區以精密機械、液壓裝備、呼叫中心、食品加工等為支柱產業,以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為新興產業,將圍繞技術轉移創新服務與科技資源招商與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開展跨地區合作。在浙江嘉興,雙方將國際技術轉移、奧運科技成果推廣、科技金融作為今年工作重點,力爭促成兩地間更高層次的技術轉移創新服務合作。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