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8-0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今天的紅色地圖我們將走進我國的高科技中心——中關村。
北京西北方毗鄰四環的地方,聚集著聯想、方正、新浪等一批高新科技企業,這個高新科技企業聚集地就是我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2009年,它又被國務院批復建設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本臺記者 應悅:“30年前,北京中關村沒有那么多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沒有那么多財富故事,只有一座被農家村落包圍起來的科學城。我現在所在的中科院物理所里面,有一個特別不起眼的紅磚房,中關村的起點就在這里。”
陳春先,50年代留學于前蘇聯莫斯科大學。作為改革開放初期首批中美互訪的科學家,在美國考察的日子,讓陳春先心里癢癢的。美國硅谷讓他看到了技術轉化為產品對于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回國后的1980年10月25日,陳春先和當年中科院最年輕的工程師紀世瀛,以及物理所同事崔文棟一起,在距離辦公室幾步之遙的地方創立了一個別出心裁的組織--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這個物理所堆放廢棄物資的庫房里很快就人滿為患,往來的不是大學教師,就是科學院的研究員,他們只是在8小時之外投入進來,為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然而,每月7元的報酬很快就為這支“科技游擊隊”惹來了非議。
直到1983年,事情終于出現轉機。新華社記者一份題為《研究員陳春先搞“新技術擴散”試驗初見成效》的內參,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
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創始人、時為中科院物理所工程師 紀世瀛:“突然有一天,在樓道里,我正在睡覺呢,每天還都在受批判的時候,早上起來突然有人敲門,說老紀快起來聽廣播,我們以為又出事了。出來以后說,中央肯定你們了,大方向正確,一下子特別沸騰。”
中央領導力排眾議,認為陳春先“帶頭開創新局面,可能走出了一條新路子。一方面較快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條渠道,使科技人員為四化作貢獻”。北京市政府,尤其是海淀區政府,也放寬了中關村辦公司的政策。至此,中關村進入到一個邊摸索、邊發展的高科技創新發展的軌道中。
(來源:BV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