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3-14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實施自主云計算發展戰略,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加快構建‘中國云’,這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和舉措,更是提升國家競爭力、搶占新一輪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如何把握技術升級帶來的產業變革機遇,加快自主創新,掌握中國自主的云技術和云標準,捍衛國家信息安全,實現IT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進而在全球產業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是他在今年“兩會”上建言的核心內容。
對于中國如何發展云計算,孫丕恕認為,目前我國云計算建設以地方政府為主,尚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和統一規劃。由于缺乏對云計算全面、系統性的認知和思考,導致目前出現不切實際的盲目模仿,甚至以建設的計算能力大小來展現業績。他在對全國數十個云計算中心的調查中發現,很多云計算中心投巨資建成了所謂“云”系統,但資源利用效率卻不足20%;很多地方的云計算中心實際上成了硬件設備機房,實現的云應用很少,這和云計算提高IT資源利用率和節約能耗的本來目的相悖。
孫丕恕認為,發展“中國云”一定要從國內的實際需求出發,解決云計算建設中的應用落地問題是當前我國發展云計算的重中之重。建設面向公共服務的“行業云”,通過前端應用帶動后端產業發展,推動云計算落地,帶動相關應用軟件、服務產業的發展,是現階段我國發展云計算一條比較可靠的途徑。
為此,孫丕恕建議盡快實施自主云計算發展戰略,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中國云”。
一是統籌規劃,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云計算模式。國家制定云計算戰略規劃要突出公共服務云的建設,特別是對于政府主導的云計算中心建設,要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為出發點,優先發展與民生、社會公共利益相關的云信息服務,啟動國家“行業云”示范工程,推進醫療云、環境云等云應用的落地。同時要統籌規劃,做好信息資源的整合,切實避免在新的一輪云計算中心建設中出現新的信息孤島,造成信息建設投資浪費。
二是在國家云計算發展戰略規劃中,要將構建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標準體系作為戰略重點之一,發揮制度優勢,在政府的主導下,走政產學研相結合之路,著重支持企業成為標準的主要參與制定者,有利于標準的使用和完善。要改變過時的標準政策,拋棄單純采納國外標準和參照國外標準的做法,在接受國外先進技術標準的同時,大力提倡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制定,并將知識產權政策、產業研發政策和標準化政策協調起來。要像推動下一代互聯網、TD-SCDMA發展一樣,支持我國云計算標準的制定與推廣。
三是高度重視、推進我國云安全政策和技術的研究。盡快修訂完善現有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制定云計算信息管理規范,限制將最敏感或者核心的數據置于云端;盡快建立云計算服務平臺的建設規范、運營服務軟件的驗收規范,建立云服務資格許可證制度,建立云計算產品技術準入制度;對于涉及國家政治、經濟、國防、社會公共安全的云信息系統建設,要采用自主品牌的產品和技術。
四是加大力度支持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一要設立國家云計算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支持企業成為重大專項的承擔者,盡快實現應用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二要將云計算平臺建設列入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由國家啟動建設“云計算平臺示范工程”。規劃選擇若干應用領域,由國家政策、資金支持搭建國產軟硬件云計算建設示范平臺,通過對國產軟硬件實測檢驗、安全測試,不斷優化技術性能,通過應用示范效應,帶動國產信息技術在云計算建設中的推廣應用。三要嚴格執行國家政府采購、信息安全等政策法規,強制三級以上的重要信息系統建設采用國產可替代的自主創新產品,制定完善關鍵領域重要系統的信息化設備采購政策和執行監督措施,對于歧視自主品牌產品、無正當理由違規采購予以行政問責。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