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03-12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民營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數量和資本規模顯著增長,所占比重進一步提高;民間資本將進入更多壟斷行業,通過上市融資和兼并重組,將出現更多的民營大企業、大集團!比珖䥇f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展望未來民營經濟發展時表示。
去年以來,國家先后公布了《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36條”)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簡稱“中央16號文件”),我國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也再次迎來了政策的春風。
與此同時,“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十二五”規劃草案中提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等內容,都成為眾多政協委員頻頻提及的話題,在新一輪產業發展機遇的面前,他們也擔憂,對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的相關政策能否真正得到落實。
政策機遇之風頻吹
進入“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民營經濟未來的發展再次受到中央的關注。
2010年5月13日,國務院出臺“新36條”,在擴大市場準入、推動轉型升級、參與國際競爭、創造良好環境、加強服務指導和規范管理等方面系統提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出臺的第一份專門針對民間投資發展、管理和調控方面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新36條’的制定,在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方面是有很大的作用,特別體現在引導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方面!比珖䥇f常委、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表示。
201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對各行業落實民間投資做了具體分工。據了解,目前浙江、廣東、安徽、江蘇、河北等省市都審議通過或已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
2010年10月27日,在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再次提到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央16號文件”,文件對加強和改進工商聯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觀點、政策和舉措!拔募念C布實施,有利于工商聯進一步發揮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方面的助手作用,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敝泄仓醒虢y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表示。此后在當年11月舉行的全國加強和改進工商聯工作會議上,包括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等12個部委紛紛表態,將積極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從政策落實、財政金融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支持非公經濟發展。
民企搶抓產業機遇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機遇期,更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比珖ど搪摳敝飨、新華聯董事團主席兼總裁傅軍表示,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更應該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在國家科學發展的前提下,加速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笆濉陂g,我們重點要在新興產業,比如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高端制造等方面作出努力!
事實上,正如傅軍所言,民營經濟發展盡管在未來存在諸多挑戰,但面臨著更大機遇。
一方面,從企業自身看,轉變發展方式中的巨大壓力,將轉化為推動企業加速轉型升級的巨大動力。這種外在的“倒逼”機制,將促使民營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根本扭轉民營經濟長期以來形成的外延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已經形成了有利于民營經濟加速實現轉型升級的宏觀政策政策。如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尋找商機、開拓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新36條”的深入貫徹落實,將有助于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為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進入重點行業和領域帶來新的契機;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努力擴大就業,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新型消費業、小型微型企業等優惠政策,為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我國對外開放向廣度、深度不斷拓展,將為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世界品牌,做強做大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工商聯界別的政協委員們,也特別關注“十二五”規劃草案中的產業“亮點”!拔幕a業將成為未來的支柱產業,從歷史和現狀上看,我國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很大的優勢!蓖跤矜i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文化旅游產業是最綠色的產業。”而對于包括新能源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委員們也提出建議,下一步應該考慮如何進行規劃和引導發展。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近期透露,發改委正在制定《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其中包括清理準入障礙、無差別對待、鼓勵“走出去”等11項意見,為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政策環境。
民營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新一輪產業發展機遇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已開始“筑巢引鳳”。去年以來,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省分別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廣東還召開了新粵商大會。山東推出扶持民營經濟的45條措施,廣東提出10條舉措和“雙轉移”規劃,江蘇制定了“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和“傳統產業升級計劃”,而打造銷售收入上百億乃至近千億的產業集群、培育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民營企業,均成為它們未來發展計劃的重要部分。
期盼政策落實
“民營企業要正確認識經濟和產業調整的周期,要把它當成是機遇和好事,通過強制性的淘汰落后,民營企業也將再一次站在市場的最前沿!敝袊嗣翊髮W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學家李義平認為,民營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是生力軍,特別是中小企業,因為民營企業本身與市場經濟孕育而生的,最能適應市場的變化,是伴隨市場的變化不斷前進的。
“對于‘十二五’期間企業的發展,應該采用正確的戰略路徑!痹诟弟娍磥,一是要大幅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企業的發展一定要走自己新的發展路子,培育自己的科技創新水平,通過一些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將科技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二是企業一定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路子,特別是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三是要搶占新興產業的制高點。四是要實施“人才強企”的戰略。企業一定要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的方針,要大膽的吸引人才,要留住人才,大膽使用人才,要不斷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通過系列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讓企業能夠長期、穩健的發展。五是要不斷地優化企業管理。企業要在創新機制、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建立高效運行的系統方面下功夫,使企業的管理能夠真正的上臺階,以適應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十二五’規劃中,對非公經濟發展關注得比較多,比如大力優化投資結構等方面,因此民營企業發展的機會也很多。希望政府就盡快去落實。”全國政協委員王均金表示,比如政府需要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負,讓它們有足夠的資金去自我發展,減稅同時也可以擴大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全國政協委員王再興也認為,應當認真落實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讓民營企業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