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0-08-2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并明確指出要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7月1日,國務院對外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在內的12個城市入圍。在這一場“不僅信息傳播、內容和通信服務的方式會發生很大變化,企業應用、個人信息消費的具體形態也將會有質的變化”的新浪潮中,三網融合為出版業帶來了什么?
新技術觸發 出版業無限想象
從2001年國家第一次明確提出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到2006年、2008年、2009年三網融合被多次提及,直到今年1月國家明確三網融合的時間表。這期間,三網融合經歷了技術的變革,也融入了更多時代的新鮮血液。而對于新聞出版行業來說,三網融合帶來的則是更多的發展機遇,可以說技術的成熟為新聞出版業鋪設了更寬廣的發展通路。
中華大典數字出版平臺技術總監王勤認為:三網融合解決了信息通道的問題,在未來的生活中,三網融合將在文字、動漫、視頻等形式上給出版帶來更多機會。而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數字中心主任蔡立看來,三網融合對于出版業來說,意味著內容將在更多的平臺上發布,形成多渠道的分發通路。
據悉,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已經獲得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開展基于衛星的互聯網出版物總發行業務及全國連鎖經營業務的許可資質,并成立了直播星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互聯網出版物發行經營網絡。
據專家介紹,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實現無通信盲區,全面覆蓋地域、空域、海域,達到全球無縫覆蓋的關鍵手段,具有通信距離遠、組網靈活、通信容量大、通信線路質量穩定可靠、機動性能優越、價格低廉、維護方便等優點。打破傳統的網絡通信業務,通過衛星技術實現遠程訪問,與音頻、視頻、圖書結合,加強與地面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的合作,將實現用戶終端設備上的學習和閱讀。
政府大力倡導和積極推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3G上網的普及也將為出版業帶來更為豐富的展示平臺,并通過三網融合的技術使出版內容在更為廣泛的受眾中傳播。
互聯網出版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目前已經形成了網絡圖書、網絡期刊、網絡教育、網絡游戲等新業態。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互聯網將在出版業的發展中繼續發揮信息高速路的作用。
據中國互聯網中心(CNNI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77億,約占網民總體的66%。移動網絡、手機終端在中國互聯網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三網融合前景中,在手機閱讀及無線閱讀市場的巨大需求下,加之電子書廠商和中國移動的造勢,電子閱讀器的市場潛力也將呈現出相應的強勁勢頭。移動終端閱讀已成為出版業目前最為重要的發展通路。
新通道助出版業登上新高度 三網融合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包括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運營商以及光纖通訊設備制造商在內的多個環節均將受益。研究人士普遍認為,內容提供商將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銀河證券研究員許耀文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三網融合將使內容服務市場從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內容服務商將成為市場主導。這一轉變將對廣電傳媒、中視傳媒等公司形成實質性的利好。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視頻節目內容提供商將日漸受益于渠道多樣化,其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將不斷提升。
也有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有線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的網絡條件和運營能力接近,關鍵要看誰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內容節目或服務應用。而在運營商對優質內容節目的爭奪中,內容產業的版權收入有望大幅提升。
業界人士指出,從國家對三網融合的規劃中不難窺見,未來相互融合的業務將增加,主要體現在不同內容和不同渠道的結合,如CMMB手機電視、有線寬帶、互聯網視頻和有線互聯網等。同時,未來三網融合業務的增加將給政府的監管職能帶來更大的挑戰。
王勤更看好以視頻、動漫為主的數字出版新業態。“我們講的三網融合是信息通道的概念。動漫符合娛樂、音視頻的要求,三網融合后,動漫將會有更多的通道發布。同時,三網融合對于制作影視視頻的音像社來說也是絕好的發展機會。”王勤認為:當有比網絡、手機更好的,如以電視為終端的消費形態和消費通道時,怎樣滿足這些坐在電視機前的受眾的需求——“按需生產”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新的表現形式,或者在傳統形式上增加新的內容。三網融合以后,通道有了、終端有了,主要考慮的是在上面反映什么內容,未來內容商將大有作為。”
融合加快數字出版進程
2010年數字出版產業年會發布的《2010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產值達799.4億元,其中數字期刊、電子書、數字報(網絡版)、網絡游戲、手機出版發展迅猛,網絡游戲、網絡廣告和手機出版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名副其實的三巨頭。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逐步變化、閱讀終端的成熟以及版權問題的改善,加之數字出版又與國家倡導的三網融合、移動互聯網、低碳經濟等主題相契合,行業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在數字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出版業轉企改制的大背景下,傳統出版單位紛紛意識到數字出版的重要性并著手發力數字出版。而隨著三網融合實質性步伐的加快,三網融合也成為影響數字出版整個產業鏈發展的關鍵要素。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數字出版中心主任徐凡告訴記者:“借助三網融合的契機,出版單位也應該有所作為,包括圖書、電子音像制品等出版形式都應該成為三網融合下出版探索新業態的主要內容。”而對于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來說,專業性的內容似乎局限了其在手機、電子書等移動終端上的發展,但是,在三網融合的機遇中,他們也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雖然移動閱讀并不適用于專業的內容,但對于數字電視來說,我們可以有所作為,可能會推出一些相關的內容。利用三網融合的渠道,我們可以通過更多的平臺將有用的內容傳播給更廣泛的受眾。”該社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忠勝對于三網融合帶給出版業的未來信心滿滿。
而作為互聯網出版和移動互聯網出版典型代表的盛大文學、中文在線等,在新技術的推動下與運營商和終端商展開合作,已成為數字出版產業中的探路者。在三網融合的新機遇下,他們也希望掘得一桶金。
中文在線內容中心總經理于靜坦言:“網絡只是渠道,我們最終面對和服務的始終是人,我們會爭取建立圍繞不同用戶群體的內容、產品、服務策略,并將這些規劃與三網甚至多網的渠道進行整合。”
然而不可否認,在發力數字出版的同時,出版業也確實被一些長期困擾的問題所拖累。“我們期待國家盡早建立數字出版的標準體系,使數字內容在制作和輸出時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工作。同時,出版社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要有兩個意識:一是版權保護意識,特別是數字版權的保護;二是要把資源管理好,要有意識地建立內容數據庫,才能在技術成熟時拿出來使用。”李忠勝強調說。
跨媒體出版 機遇中孕育挑戰
“三網融合給更多的數字出版企業創造了數字用戶,很多此前沒有進入數字出版領域的企業也可能找到機會。用戶量的增加、用戶群體的復雜化、服務模式的多樣化、內容需求的碎片化使得挑戰也頗為巨大。而尚未成熟的數字出版產業,將面臨新一輪各路勢力的洗牌,新興的數字出版產業未必能夠滿足各種尚未固化的新用戶的需求。”于靜袒露出對三網融合背景下出版業發展的擔憂。
此前,有業內人士曾列舉三網融合的五大好處:信息服務將由單一業務轉向文字、語音、數據、圖像、視頻等多媒體綜合業務;極大地減少基礎建設投入,并簡化網絡管理,降低維護成本;將使網絡從各自獨立的專業網絡向綜合性網絡轉變,網絡性能得以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通過網絡的整合,衍生出更加豐富的增值業務類型,如圖文電視、視頻郵件和網絡游戲等,極大地拓展業務提供的范圍;打破了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在視頻傳輸領域長期的惡性競爭狀態,各大運營商將在一口鍋里搶飯吃,看電視、上網、打電話資費可能打包下調。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認為,三網融合確實會使內容提供商的議價能力得以提升,網絡的改善及傳播介質的增加(如互聯網電視等)為數字出版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不過對于內容提供商來說,首先受益的應該是傳統影視內容提供商、視頻內容提供商,由于傳播介質及用戶習慣使然,擁有純文字內容提供商的直接機會可能要稍微晚一些。而同時,挑戰也是并存的:一是傳統內容提供商的思路轉型,是否可以準確地把握進入機會;二是這種機會必然會招致眾多的競爭者,有些競爭者可能是一種新興的形態(即將互聯網和傳統廠商的運營理念相結合),對于傳統內容提供商的競爭壓力是比較大的。”
“三網融合將使原有的媒體界線被打破,帶來內容生產的全面數字化,給出版業走向跨媒體出版帶來機會。對傳統出版單位而言,我認為在做好內容結構數字化的同時,應開放思路,擴大內容的表現形式,利用三網融合帶來傳播渠道變化的時機,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內容服務。在挑戰方面,三網融合使內容的傳播渠道更加統一、便捷、高速,也使‘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更加無法厘清。”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數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張立如是說。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