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_总裁紫黑色硕大挤进去_亚洲成人第一页_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国产

最新通知 園區新聞
媒體報道

構建創新服務體系 建設海西創新大平臺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09-10-0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廈門火炬高新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高新技術最密集的區域。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95%。廈門火炬高新區以占廈門市不到3%的工業能耗和不到1%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廈門市30%的工業產值。在今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占了廈門市總數的近四成,是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度最高、高端人才和科技人員最密集的創新和產業基地。

經過19年的發展,廈門火炬高新區已經形成以光電、電子信息、電力電器三大支柱產業為主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產業規模和水平呈現裂變式成長態勢,工業總產值從1992年的1.46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905億元,增長了620倍,2009年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出口額從140萬美元增加到79億美元,增長了5000多倍。在火炬計劃的指引下,廈門火炬高新區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解讀廈門火炬高新區快速發展的秘訣,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是關鍵,構建創新服務體系,搭建創新載體、孵化平臺等更是核心要素。

營造環境 培育科技孵化基地和研發中心

用最好的土地來建孵化基地和研發中心,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廈門火炬高新區發展經濟的創新理念。廈門火炬高新區領導班子認為,推動和保持產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而高新區的關鍵在于營造創新創業的好環境。

“過去是把最好的土地拿來建廠房,現在則拿最好的土地建科技孵化基地和研發中心。”在廈門火炬高新區火炬(翔安)產業區,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游文昌指著綠樹掩映中的幾幢漂亮樓房說:“這就是我們剛揭牌的國家級LED檢測中心和常立大功的集成電路公共技術平臺。”

廈門火炬高新區的創新理念得到了國家高度認可。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等十多個“國”字號的創新和孵化基地,充分體現了廈門火炬高新區在廈門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突顯了其在創新、創業、專業化、集群化發展上的優勢。

高起點、大手筆建設的創新載體和平臺,為創新人才創造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使廈門火炬高新區成為一個巨大的孵化器,形成了總孵化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大型現代化科技研發孵化集群。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的在孵企業有500多家,在通信技術、電子元器件、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等產業領域形成了明顯的產業孵化效應。

廈門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廈門創業園孵化畢業的一家小型企業。該企業在2002年成立,專注于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的研發與生產。該公司總經理湯新華說:“創業之初,我們壓力很大,但在創業園中搞研發,給人一種再次回到學校實驗樓的感覺。這里創業者心態特別好,大家專心于學術研究,哪怕回報少點也不會有人停下來,創業園讓我們感覺很踏實。”

在廈門創業園的精心孵化下,廈門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5年銷售額年均增長超過200%,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600萬元,預計2009年將達到5000萬元。

“創業園是名副其實的創業者學校,為創業企業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湯新華說,創業導師對創業者的指導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彌補了自己企業管理知識的短板。

指導創業,引導文化。廈門火炬高新區的創業文化是“激情孵化夢想,創新成就未來,智慧孕育財富,誠信締造偉業”。

廈門火炬高新區把產業發展與培育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結合起來,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龍頭企業。廈門敏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年在廈門創業園成立的一家企業,在園區的精心孵育下,該企業先后建立了3個研發中心,在無線語音交換技術等方面擁有多項軟件著作權和專利,名列2007年全國“最具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強”榜首。

廈門火炬高新區注重創新載體建設,以各種創新孵化基地為平臺,“借用外腦”為我所用。園區與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產學研結合平臺。園區還積極組織大學、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創建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研究室,共建研究開發機構,重點解決行業內共性技術難題,開展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推動建立了重點產業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聯盟。

立足廈門的地理優勢,利用國家支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政策的有利條件,廈門火炬高新區積極與我國臺灣地區的工研院、大學院校及產業界開展交流,大力吸引我國臺灣地區的科技成果到廈門轉化。以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為載體,我國臺灣地區一批批優秀的科技人才被源源不斷地引進,提升了園區電子信息和光電產業的技術層次。

此外,為扶持企業技術創新,廈門市出臺了《廈門經濟特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條例》、《廈門經濟特區鼓勵留學人員來廈創業工作規定》、《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專利申請和專利實施的暫行辦法》、《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境外科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鼓勵園區企業科技創新,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重點扶持 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對于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政府服務的著力點不僅僅停留在行政層面建立“一條龍”式行政服務、縮減審批手續、提供優惠政策等外部環境層面,而且要為園區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內核式動力,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幫助剛起步的企業零成本進入高標準的技術實驗室。

在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創業大廈二樓,廈門集芯科技有限公司的辦公面積不到200平方米,沒有什么大的技術設備。幾名年輕人正埋頭檢測芯片,調試電腦,趕著完成來自馬來西亞的訂單。他們研發的超小型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符合市場需求,產品利潤成倍增長,今年銷售額將超過百萬美元。該公司負責人鄒平說:“我們的研發主要是借用廈門市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進行。一般來說,中小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沒有實力去采購相關的開發工具和檢測設備,因為一套設備要上千萬元,一年只用幾次,不劃算。有了廈門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企業既方便又劃算。”這個平臺建于2006年,設在廈門軟件園產業基地,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累計高達1億多元,專門供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使用,解決了中小設計企業所面臨的購買開發工具及芯片測試成本高昂等問題。

作為全國首批認定的11家著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廈門聯創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這個平臺的受益者。該公司總經理楊嘉祥感激地說:“政府構建這樣的平臺,租給中小企業使用,猶如為企業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一個項目只要花費一二十萬元就可以完成。若利用率高的話,可以為企業節約更高成本。”

光電產業是廈門火炬高新區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在廈門市光電產業的產值中占超過60%的比重。廈門火炬高新區在2007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全國惟一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試點,是廈門最重要的光電產業發展基地。為更好地發展光電產業,園區已經依托所屬的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光電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據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孫大海介紹,廈門火炬高新區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及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建立了廈門市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協作共享平臺。目前共有50多家單位與機構參與儀器共享,進入共享數據庫的儀器設備已超過5000臺。儀器平臺對實現廈門市的科技資源整合與合理配置、提高科學儀器使用效率、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類似的公共技術平臺,在廈門火炬高新區還有很多。這些平臺不僅為保護行業、促進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也是“筑巢引鳳”的一種有力舉措。此外,還有一些從新加坡、日本等國留學歸來的人員也選擇在廈門火炬高新區扎根發展,借用平臺為創業的起步降低研發成本。

公共技術平臺可謂是“四兩撥千斤”,幫助企業跨過這個門檻,相當于進入行業高端實驗室,各種設備一應俱全,大大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對政府來說也是一件節約公共資源的好事,多家企業共同使用,設備發揮了更大作用。

招才引智 構建人才聚集高地

廈門火炬高新區悉心搭建創新創業載體和平臺,為諸多高層次人才打造出一片展現才華、實現價值的廣闊天地。

今年8月22日,廈門火炬高新區舉辦了一場高水平的首批領軍人才評審答辯會,4位境外人才的創新創業項目涉及電子通訊、光電、新材料、自動化控制等領域。

參會的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笑影指出,人才是科技創新和項目帶動的關鍵推手。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引擎,廈門火炬高新區及時出臺《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境外科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辦法》,正在逐步壯大“創新艦隊”,努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通過答辯評審的領軍人才將享受廈門火炬高新區“七個100”的政策支持。這是廈門火炬高新區以人才資本價值實現為導向的高層次人才激勵機制。“7個100”就是100萬元生活補貼、住房和創業場所各100平方米以上3年免租金、100萬元以上創業扶持資金、最高100萬元的貸款貼息、最高10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補貼、100萬元以上創業擔保資金等。今年4月,廈門火炬高新區在福建省率先實施在境外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515”工程,在5年內引進15名左右的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并給予境外科技領軍人才優惠的政策扶持。不到3個月,就有20多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交了申報材料。

在今年7月中組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名單中,廈門火炬高新區榜上有名,成為目前福建省惟一一家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廈門火炬高新區將擔當起國家賦予的集聚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的重任,擔當起引領科技創新,推動海西經濟區建設的重任。

廈門市副市長、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葉重耕曾多次強調,對于行業急需的人才,要不惜重金。科技領軍人才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和發明專利或掌握核心技術,其高新技術先進性能夠達到國際領先或填補國內空白,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和產業化前景,并能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這對于光電顯示、電子信息、電力電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和IC設計等園區主導產業及重大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業成本一直較低,企業創業的注冊資本金起點僅為3萬元;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可以分期出資;高新技術成果作價出資入股的,其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企業注冊、房租減免、稅收優惠、專項扶持資金及留學人員生活方面都有一系列優惠條款,激勵作用十分明顯。

在新加坡留學歸來的梁旭鳴在廈門創業,資本金不夠,但項目被專家廣泛看好,順利獲得了100多萬元的政府創業資金扶持。他創辦的廈門思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創的手機名片識別系統。他說:“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業環境寬松,政策服務無微不至,創業服務的軟硬環境總體水平與新加坡相當。”

在園區管理模式創新方面,廈門火炬高新區經歷了三個轉變:成立之初當“保姆”,發展之中做“導師”,成熟之后做“保安”。

近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基礎配套設施投資總額累計達60億元。在園區偉業樓周圍,左側有郵政代辦點,右側有食堂、公寓、健身房等,配套措施完整而便捷,不出園區,幾乎可以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

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目前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包括一個孵化基地——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三個綜合園區——火炬園、火炬(翔安)產業區、同集園,以及五個專業園區——軟件園、信息光電園、富士康海滄火炬工業園、東海火炬科技園、北大生物園。形成了以電子信息、電力電器和光電三大支柱產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精密制造等特色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匯聚了包括ABB、DELL、IBM、微軟、日立、富士通等近20家世界500強以及友達光電、冠捷科技、聯想移動、宸鴻科技等1800多家企業。

葉重耕說:“廈門高新技術產業要先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勢必會給廈門火炬高新區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廈門火炬高新區將以此為契機,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大的創新大平臺、孵化大載體。”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上一篇:南寧高新區:長風破浪 引領經濟發展
下一篇:中國普天:見證輝煌60年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320㎡寫字樓出租
核心區5A級寫字樓招商
320㎡,精裝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230㎡寫字樓出租
核心區5A級寫字樓招商
230㎡,精裝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190㎡寫字樓出租
核心區5A級寫字樓招商
190㎡,精裝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160㎡寫字樓出租
核心區5A級寫字樓招商
160㎡,精裝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