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8-01-2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8年1月23日晚20:30,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做客北京電視臺“兩會”直播間“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題,就市民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解答。
1、中關村為什么是北京的一張“金名片”?
主持人:說到中關村,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北京市的金名片,但是中關村管委會的作用是什么?
翟立新:大家都知道中關村,中關村首先是一個地名,是一個地理概念,它是北京海淀區的一個區域,同時在大家印象中是一個科學殿堂,因為這個區域聚集了北大、清華為代表的一批著名的學府,還有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研究機構。科技和教育資源的密集程度在全球都非常罕見。我們中關村科技園區正是從這里走來。
實際上國內和國外更加被人們熟知的是現在的中關村科技園區,說到中關村科技園區,它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陳春先、柳傳志等一批科技人員為代表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走出了科研院所的圍墻,沖破了體制的束縛,創辦了科技企業,開啟了科技改革的大幕。
大家熟悉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就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1988年在這里成立的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9年國務院批復了中關村建設科技園區,2009年批復中關村建設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率領十八屆政治局委員集體到中關村學習,總書記對中關村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說,中關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
▲中關村空間范圍示意圖
實際上現在的中關村更像是一個政策性區域,大家看一下這個圖,這是一個范圍,黃色區域是中關村示范區的政策覆蓋區。在北京一共有488平方公里,北京16個區,每一個區都有一個中關村的分園,形成了一區十六園的格局。除了北京以外,在天津、保定、南寧等城市還建設了20多個京外合作園區,此外在美國、加拿大、德國還設立了10多個海外聯絡處。現在的中關村從最早海淀的中關村變成了北京的中關村,全國的中關村,現在更成為昂首走向世界的中關村。所以中關村成為了高科技產業的一個代名詞,成為我們北京對外宣傳的金名片。
2、北京創新能力為何越來越被世界看好?
主持人:我記得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中關村意味著中科院的那些燈光,意味著勇攀高峰的精神,長大之后中關村就意味著電腦組裝一條街。現如今中關村變成首都走向世界一個科技前沿的品牌了。我注意到一家商業資源公司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在2017年世界頂級科學城市評比中,北京超越了擁有硅谷的舊金山成為世界第一大科技城市,這個讓我們覺得非常振奮。對此,您怎么看?
翟立新:最近不少國外媒體和排名評估機構對北京及中關村的創新發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京科創中心建設的成績,反映了中關村多年來堅持創新創業、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的一個巨大進步。
我想舉幾個可能大家感興趣的數據,首先一個是獨角獸企業的數量。獨角獸是西方神話中的一個動物,這個動物頭頂正中長著一支獨角,實際上在西方古代神話中代表著高貴、高傲、純潔,后來被投資界引用過來,指的是估值至少達到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獨角獸的企業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機構的認可程度。目前中關村有67家獨角獸企業,比如說小米、滴滴、美團等企業,這個數量僅次于硅谷,比日本、德國這些發達國家的數量都多。
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是中關村的創業活躍度,這項數據可以從兩方面反映:第一是新創辦的科技企業數量。去年一年,中關村地區新注冊科技企業超過了3萬家,平均每天有80多家企業在這里注冊。另外一個數據是創投和風險投資的數據。中關村地區活躍著10000多名投資人,有900多家創投機構,去年一年的創投金額達到了1100多億元,無論是投資案例和投資額都超過了全國的30%,這是一個投資非常活躍的地方。第三個是視頻中看到的經濟貢獻和創新產出。
中關村地區有2萬多家科技型企業,這里面有318家上市公司,其中100多家還是海外上市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有1700家,占全國七分之一。去年這些企業的總收入首次突破5萬億元人民幣,對北京GDP貢獻超過四分之一,對北京的經濟增長貢獻超過30%,已經成為構建高精尖的強大引擎。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很清醒,也明白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比如跟硅谷相比,世界級領先企業少,原創成果不多,國際化水平不高,營商環境還有待于優化。差距也是我們的方向。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先行先試作用,當好創新驅動發展的旗手,當好科技改革的試驗田,當好高精尖產業的策源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軍。
3、中關村人工智能,有哪些科技創新的亮點?
主持人:前期我們通過首都之窗、千龍網的平臺也進行了一個“市民對話一把手,請你來提問”的建議征集活動,截止到1月20日有16萬人留言。網友“栗子”說,我剛換了新手機,人臉解鎖技術非常好用,這里面有多少技術是咱們的核心技術?畢竟有了核心技術,價格才能更實惠,這位朋友問到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問題。
翟立新: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走在世界前列和具有世界影響力、決定權的產業。中關村這樣的技術很多,我在網友談到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之外再舉幾個例子。比如中關村一家科技企業馭勢科技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這個車沒有方向盤,沒有駕駛座椅,只有一排沙發,這個擋風玻璃就是屏幕,設計非常精美、時尚、可愛,這個設計就得到了設計界的最高獎—紅點獎。這個車能自主定位,能自主啟停,能自動避讓,在機場、園區、商場,包括地下停車場這樣的地方,適合用來做擺渡車。
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是中關村的創業活躍度,這項數據可以從兩方面反映:第一是新創辦的科技企業數量。去年一年,中關村地區新注冊科技企業超過了3萬家,平均每天有80多家企業在這里注冊。另外一個數據是創投和風險投資的數據。中關村地區活躍著10000多名投資人,有900多家創投機構,去年一年的創投金額達到了1100多億元,無論是投資案例和投資額都超過了全國的30%,這是一個投資非常活躍的地方。第三個是視頻中看到的經濟貢獻和創新產出。
中關村地區有2萬多家科技型企業,這里面有318家上市公司,其中100多家還是海外上市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有1700家,占全國七分之一。去年這些企業的總收入首次突破5萬億元人民幣,對北京GDP貢獻超過四分之一,對北京的經濟增長貢獻超過30%,已經成為構建高精尖的強大引擎。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很清醒,也明白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比如跟硅谷相比,世界級領先企業少,原創成果不多,國際化水平不高,營商環境還有待于優化。差距也是我們的方向。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先行先試作用,當好創新驅動發展的旗手,當好科技改革的試驗田,當好高精尖產業的策源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軍。
3、中關村人工智能,有哪些科技創新的亮點?
主持人:前期我們通過首都之窗、千龍網的平臺也進行了一個“市民對話一把手,請你來提問”的建議征集活動,截止到1月20日有16萬人留言。網友“栗子”說,我剛換了新手機,人臉解鎖技術非常好用,這里面有多少技術是咱們的核心技術?畢竟有了核心技術,價格才能更實惠,這位朋友問到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問題。
翟立新: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走在世界前列和具有世界影響力、決定權的產業。中關村這樣的技術很多,我在網友談到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之外再舉幾個例子。比如中關村一家科技企業馭勢科技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這個車沒有方向盤,沒有駕駛座椅,只有一排沙發,這個擋風玻璃就是屏幕,設計非常精美、時尚、可愛,這個設計就得到了設計界的最高獎—紅點獎。這個車能自主定位,能自主啟停,能自動避讓,在機場、園區、商場,包括地下停車場這樣的地方,適合用來做擺渡車。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可以看一看我手里拿的,這是一個芯片,這就是海歸博士鮑捷博士研究的量子點光譜議芯片。
它在我們的污染防治、食品安全和工業金屬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但是傳統的光譜議,大家能看到體積很大,一般是在實驗室,很重,而且也很難挪動。這個量子點技術可以小型化,未來放在手機里。今后大家去菜市場買菜買水果,用手機一照可以看到營養怎么樣,是否新鮮,實現了認識世界的“第三只眼睛”,這是海歸專家學者典型的創業企業,現在他的產品已經開始進入應用了,不久的將來能在市場上看到這款產品。
說到海歸到中關村創業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為什么?因為創業需要環境,需要各種要素,特別是團隊、資金和服務。這三方面在中關村的條件都是最好的。
就拿團隊來說,一個人單槍匹馬肯定不行,要有一個團隊,有一個氛圍,也有一個組合,所需要的各種學科、各種技術領域的人才在中關村都能找到。不僅科技人才,還有搞管理的、搞投資的、搞知識產權、搞法律的、搞市場營銷的應有盡有,在很短的時間內能組建起自己滿意的團隊。
第二方面是投資,中關村是投資非常活躍的地方。我們中關村一個創業者曾經說過:只要你的項目足夠好,你就不用發愁沒有人投你,而是發愁選擇哪家投資公司。
另外我們的服務也是全方位的,在公安部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中關村的出入境是最便利的,有一個綠卡直通車制度,在國內拿綠卡正常180天,在中關村只需要50個工作日,被一些外籍專家譽為最快拿綠卡的地方。
如果感興趣可以登錄我們的網站。還有一個辦法是找同學和朋友在中關村創業的,他們是最有說服力的。中關村是一個創業熱土,只要是有才華,有志向,你的夢想一定能得到實現。
5、中關村怎樣支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主持人:中國的文化和產品對全世界也有很深的影響,比如說非洲也看《花千骨》,而且很多地方使用中國的手機,在東南亞,咱們的共享單車,小黃和小橙都有,中關村也有一些走出國門的企業,翟主任來回應一下,這樣的走出國門的企業還有哪些,中關村為它們提供了什么支持?
翟立新:中關村企業走出去方面有很好的表現。有一個初步的統計,中關村的企業里邊有產品出口的企業有1550多家。去年我們有接近200家企業在海外進行了并購,境外直接投資達到了250億元。中關村的新技術、新產品不僅走到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在一些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也在開花結果,有一個非常好的市場表現。
我在這里舉兩個例子,比如說京東方是北京非常有名的企業,液晶顯示屏是全球最好的,出貨量也最大。我們的平板電腦,每四個屏就有一個是京東方,手機里面每五部就有一個是它的屏。2016年里約奧運會,全球首次的8K高清液晶顯示屏進行全球直播,這個屏就是京東方研發的,能看出來大尺寸超高清的顯示屏技術世界領先。前不久京東方又有新的突破,把5.5英寸的柔性顯示屏研發成功了,比紙還薄,能折疊,能彎曲,而且它的清晰度和色彩度比液晶屏還好。這樣的屏在過去只有韓國一家企業能有,京東方不僅打破了國外的壟斷,也使價格大幅度下降。
還有一個是生物醫藥的愛博諾德,老年人白內障治療的方法是把渾濁的晶體置換出來,植入新的人工晶體,使患者能達到一個正常的視力水平。這家企業研發的人工晶體是一個可折疊的、植入式的方式。傳統的晶體植入一般需要6到8毫米的切口,它只要2毫米就夠了,切口小,不用全身麻醉,不用縫合,整個手術5到10分鐘就完成,第二天視力完全恢復正常。而且成本比國外下降1000多塊錢。2016年開始這家企業走出國門,向喀麥隆、斯里蘭卡、巴基斯坦、老撾等國的2萬多名患者植入這樣的晶體,使他們重現光明,被當地老百姓譽為“中國的光明使者”。
翟立新最后表示,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北京科創中心建設的成效不斷凸顯,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中關村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中關村的新技術、新產品造福全人類,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感謝廣大市民長期以來對中關村管委會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加倍努力,向大家交上一份更加滿意的時代答卷!
(來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