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2-2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被植入互聯網基因后,中國零售行業正在迎來變革。
高鑫零售近日發布公告,阿里巴巴29億元要約收購高鑫零售全部已發行股份。隨后,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騰訊將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5%股份,同時騰訊擬取得永輝超市控股公司永輝云創15%的股權。兩大互聯網巨頭不斷擴大勢力,而本次“雙馬”的對決聚焦到了“新零售”。原本看似冷門的生鮮市場,卻被資本憧憬為電商細分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
“戰局”為何會在生鮮市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云蘭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鮮市場”會被認為是電商細分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我國生鮮市場規模十分龐大,預計可達10萬億元。但是在2016年,電商生鮮交易規模還不到1000億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其次,生鮮產品屬于高頻次的消耗品,且生鮮產品時效性很短,消費者的需求量大。再次,電商對市場的滲透率非常低。
當前,“3C產品”滲透率可以達到15%,服裝的電商滲透率能夠達到17%。對比來看,生鮮市場電商的滲透率僅有1%,未來可提升的空間非常大。 “另外,雖然生鮮市場滲透率不高,但是電商近幾年在生鮮市場的發展呈現出非常快速的趨勢,每年幾乎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發展。”漆云蘭說。
毫無疑問,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以后,實體店購物和線上購物的界限在不斷模糊。以“盒馬鮮生”為例,其通過各種技術和服務連接了線上、線下服務。據“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表示,“盒馬”營業時間超過半年的門店已經基本實現盈利。 與此同時,與阿里的“新零售”不同,馬化騰將之稱為“智慧零售”。
騰訊首席運營官(COO)任宇昕曾表示,騰訊將“重點進軍”智慧零售行業,但并不是要自己做零售、做電商,商家不用擔心騰訊會去搶流量。騰訊是把技術和流量開放給商家,跟商家形成長期的互補優勢,所有商家都能有自主的運營能力。 對于騰訊與永輝超市的一系列動作,漆云蘭表示:“騰訊的加入肯定會加劇競爭,但是有助于形成一個新的格局,是一件好事。”
她表示,自馬云提出新零售并與大潤發進行合作之后,騰訊就被屏蔽在外。但是基于騰訊的社交平臺聚集了海量的客戶資源,騰訊肯定希望尋找到新的突破口。此次,騰訊和永輝的合作,是生鮮市場在電商行業進行線上線下融合的體現,是典型的強強聯合。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具備了可以和阿里分庭抗禮的基礎條件;從企業角度來看,是一種戰略選擇。
對于此次騰訊入股永輝,業內亦有聲音表示,生鮮電商似乎已進入洗牌期,大量的資本玩家會陷入瓶頸。 對此,漆云蘭表示,截止到2016年,80%的生鮮電商都是虧損的。導致虧損的原因很多,如物流成本高、倉儲資源問題、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消費習慣以及標準等問題。 “如果這些瓶頸問題可以解決,生鮮電商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生鮮電商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線上線下融合肯定是發展的趨勢。”漆云蘭指出,生鮮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品,產品是否可靠,有賴于電商企業背后的體系是否建立。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