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2-2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4月15日,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與浙江財經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學家高端論壇的第二場高端訪談順利舉行。本場訪談以“稅費改革與制造業振興”為主題,參加訪談的嘉賓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南存輝,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原哈爾濱商業大學黨委書記曲振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郭慶旺。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文雁兵博士主持訪談。四位嘉賓聚焦稅費改革與制造業振興,圍繞著稅制結構改革的可能路徑、大規模減稅的可行性、企業稅收負擔以及制造業振興等熱點問題,分 “中外比較”、“古今執辯”、“嘉賓互動”及“來賓提問”四個環節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中外比較”環節,劉世錦與南存輝就“企業稅收負擔”及“減稅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體會及看法。南存輝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描述了目前企業生產經營中較為關注的稅收負擔問題。他認為,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實踐情況來看,我國企業稅收負擔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但企業仍感覺到負擔過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各項費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對于稅收負擔公平性的關注。特別是從不同地域、業態、企業規模以及經濟類型等多角度來看,目前我國還存在很多稅收負擔的不公平,并形成了一定的行業沖擊、產業沖擊。針對“社會整體稅費水平高、減稅呼聲較高”這一問題,劉世錦簡要介紹了我國大規模減稅的可能性問題,他認為,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放緩,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民生支出是剛性的,一分錢都不能少?梢哉f,經濟下滑,稅收減少,支出不減,這是目前我國的現實狀況。此外,減稅問題涉及到稅收體制整體改革的問題,要由間接稅為主體轉向以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為主的直接稅,整個稅收體制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因此,減稅問題從整體上進行考慮會更有實效性。從這個角度來講,目前大規模減稅空間不大。
在“古今執辯”環節,對于英美兩國供給側改革中稅費改革對我國的啟示及經驗,曲振濤與郭慶旺向在座來賓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曲振濤認為,供給側改革首先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任何一個經濟理論,不管是凱恩斯的也好,還是供給學派的也好,沒有萬能的理論。不論是由英美的經驗來看亦或者是從我國的現狀來看,當前中國還無法做到大規模減稅,但適度減稅的空間是存在的。特別是從減稅空間來看,在中國目前的稅負平臺上,減稅空間不大,方向應該轉向改革的綜合性設計。針對稅費改革問題,郭慶旺提出,稅費改革首先要解決兩件事,第一是梳理清楚稅費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第二是弄清楚費為什么可以轉化成稅,其中的轉化機制是什么?只有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才能夠理清稅費改革的基本路徑與方法。當前稅費改革中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社會保險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
在“嘉賓互動”環節,圍繞著制造業振興問題,特別是對于中國制造2025的話題,現場嘉賓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展望。劉世錦指出,中國制造2025是政府的一個指引性、方向性以及知識性的規劃,其關鍵在于政府創造出來一個真正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相適應的體制政策。南存輝以正泰集團創新項目為例,說明了中國制造2025與制造業企業之間的聯系,他認為,對于正泰集團而言,信心主要來源于中國經濟發展狀況、能源優化趨勢以及跨界整合的物聯網技術。
浙江的民營企業正在不斷行動創新,為全面全球化而努力。郭慶旺綜合梳理了稅費改革與制造業振興的關系,他指出,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民族偉大復興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振興制造業,從稅費改革角度來看,不僅要著眼于制造業企業稅負,還要著眼于整個中國企業的稅負問題,稅費問題不僅涉及到作為納稅人的企業,更涉及到稅負的負擔者。深化稅制改革的大前提就是要理清改革的目的,即理清中國今后的稅收制度到底是以企業為納稅主體還是以家庭個人為納稅主體,只有明確目的,才能進一步明確稅費改革的基本路徑。
在“提問環節”,四位嘉賓與在座來賓展開了互動,簡要討論了“在制造業振興的道路上,如何處理政府跟企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遇與困境”等話題。
(來源:光明網—經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