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2-2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11月18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簡稱“教規建中心”)主辦,中國現代教育研修中心、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晟經世”)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承辦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發布會在北京格蘭云天國際酒店開幕,成功啟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校企合作項目,并與7所首批合作院校達成意向簽約,同時圍繞智慧學習工場,從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學習實踐、課程資源建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多維度研討產教融合2.0模式創新。
會議期間,華晟經世董事長張勇接受媒體記者采訪,詳細介紹智慧學習工場布局及五大專業內涵建設,闡述如何構建面向行業的優質專業發展模式。
記者:面對教育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雙重需求,2.0時代的產教融合將如何升級?
中國的教育與經濟一樣,正在蓬勃發展,我們正處在關鍵的節點,即把中國從經濟大國推向經濟強國。作為教育行業的技術企業,我們在做自己的核心技術、高校合作業務,我們希望以此助力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成為世界領先水平,在經濟強國之路的建設中,打造人力資源強國。
如今,我國教育發展已進入“十三五”階段,產教融合也相應地走進2.0時代。“十三五”時期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的關鍵期。這一階段,高等院校以教育產業發展的思維,跳出教育看教育,并根據學生的智力特點和學情分析,采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筑造產教深度融合的未來高校。這一時代,也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時代,技術創新成為推動專業建設水平提升的關鍵要素技術是教育創新的工具,也是服務產業的內驅力。
產教融合2.0時代新格局,校企合作從依托企業到擁抱行業,從整合企業資源到整合行業資源,更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從教師、學生、專業管理等多維度實現教育現代階段目標。
未來,產教融合將建成一批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基地和新型智庫,實現高校創新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高校的專業應成為具有多維度評價指標的專業,除了人才質量之外,還要評估專業的創新創業能力、服務于信息技術轉型發展的能力、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科研轉化的能力等等,以多指標來衡量專業的競爭能力,這也為未來的產教融合指明了方向。 記者:今天,華晟經世與學校簽約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是華晟經世在產教融合2.0時代的一次重要探索與實踐,該項目是如何孕育成形的? 華晟經世專注于教育技術開發與教育服務,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全球職業教育、工程教育共同面對的變革,我們正是這其中積極實踐的企業。我們與高校的合作不再局限于實驗室建設、師資培養以及競賽舉辦和支持。
如何充分整合行業企業資源,使之轉化成為教學資源,并與高校老師一起努力發展一個優質專業,是我們更高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專業內涵指標建設及智慧學習工場整體布局,通過五到七年時間,保證合作高校專業建成優質專業。
我非常認同“教育戰略永遠要服務于國家戰略”,高校專業發展在當前階段也必須要緊跟經濟轉型的機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全產業鏈,建設一類基于產教融合、新技術和創新需求的專業。
如今,校企合作處于深度變革的時間節點,外部對校企合作的需求在深化和提升,校企合作實踐進入改革的攻堅區和深水區。在這個破局的歷史時刻,為推進專業領域人才供給的結構性改革,我們的項目應運而生,期望能為專業領域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產業服務提供校企融合的載體,促進合作專業集群的整體升級與創新發展。
記者:這期間企業實施方都做了哪些準備?接下來將如何開展建設?
目前華晟經世深度參與并管理的ICT專業群合作建設項目覆蓋超過125所大學,并為全國500所大學建立了ICT專業技術實驗室。
剛剛過去的2017年暑假,我們為全國超過600多名大學教師提供了時長超過2周的培訓,目前有4.5萬學生由我們的企業工程師進行深度培養。同時,我們建立了自己的服務團隊,員工過千人,目駐校方服務工程師超過600人,已經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優勢、產品能力及綜合服務能力。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實施方,華為將運用華晟經世成熟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及覆蓋全國范圍內百所高校的合作渠道,將華為豐厚的技術、產品資源,輸送到教育領域,推動高校ICT專業群創新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
華晟經世將搭建1個智慧學習平臺,5個線下展示體驗中心,華為將提供包含8個計算機類和10個電子信息類實驗室的新一代ICT實驗室,并攜手全球大學伙伴,以創新的思維和高效的服務,通過資源建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區域經濟服務能力的提升與突破,為合作高校構建面向行業的優質專業發展模式。未來3-5年,我們將建設超過100個優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
記者: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的建設核心和特色是什么?
它將如何促進產教融合2.0的實現?
我們很難從體制和規則上改變教育現狀,但是我們可以從技術上實現教育質量的優化,用信息技術實現智慧化學習,提升專業教學和學習效率。
首先,我們提出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的一個觀點——“擁抱行業”未來的校企合作、教育發展就是要把專業構建在行業之上,構建在各個技術領域,構建在全球最頂尖的企業之上。 其次,未來的校企合作,應該構建在一個可量化的指標之上。過去十多年中,我們只聚焦了人的培養,校企雙方都忽略了合作的更深層目標。面向未來,我們將基于專業發展的各維度,定義量化指標,以此作為校企合作效果的唯一評估要素。 第三,我們要把最新的行業技術轉化成為教育技術。華晟經世目前正在將新一代信息技術、VR、游戲開發、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的技術通過行業企業管道引進到高校教育中,針對高校人才培養需求和專業建設發展目標,將行業技術進行教育適應性二次開發與轉化,使之更加適用和匹配當下產教融合發展。
智慧學習工場建成后,我們還需要完善專業內涵建設指標。第一,課程資源建設,我們將合作專業所有專業核心課程及線上線下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完善和補充,并以年為單位進行更新。第二,智慧學習實踐,以信息化改變現有學習方式、教學方式、校園運營管理方式及專業評價方式,并通過鏈接和共享所有合作院校的教學數據資源以提升整體價值。第三,“一課雙師”嵌入式融合創新,匯集校企師資實現“一課雙師”嵌入式授課覆蓋100%校企合作課程,并以此方式進行資源開發,共建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核心課程資源。第四,建設“互聯網+創新學院”,通過信息化鏈接超過100個在建項目的企業資源、技術中心、全國“雙創”產品及“雙創”課題,以此來改變目前高校“雙創”空心化局面。第五,建設產業發展研究院,打造區域活躍的技術咨詢、產業研究及技術服務平臺,使合作專業成為區域相關行業發展公認的技術高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
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將為高校提供具備創新創業功能的立體化實踐系統,為教學教研提供技術創新的環境;為高校提供具備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數據展示等功能的“互聯網+”智慧學習平臺,為專業信息化縱深發展提供平臺支撐及技術服務。更重要的是,它將重構校企合作專業發展空間,探索一條用技術促進校企合作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