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2-2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數據共享經常被提起,但一些人更多地是想共享別人的數據。我們在國際科技合作中更多的應是‘給予’而非‘索取’,這樣成員國就更愿意參與到‘一帶一路’的發展建設中來。”
日前,在第二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舉行期間,會議主席、中科院院士郭華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郭華東認為,中國的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是比較先進的,我們的衛星數據可以與別人共享。像中亞國家、非洲國家等都愿意利用中國的數據做科學研究或規劃。吉爾吉斯斯坦對中國的對地觀測技術十分感興趣,他們還學習中科院模式建立了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中心”。
中國不僅為它提供所需數據,進行人員培訓,而且還向他們贈送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虛擬衛星數據接收系統。現在,中國國內有三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分別設在了北京密云、海南三亞和新疆喀什,可以接收亞洲70%面積的衛星數據。而吉爾吉斯斯坦利用虛擬接收站,通過網絡也能接收衛星數據。
郭華東認為,中國現在是遙感技術大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建設中能夠發揮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我們可以通過“給予”的理念與相關國家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郭華東說,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具有宏觀、快速、準確等特點,能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沿線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我們將通過構建地球大數據平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學、開放和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決策支持,為解決區域及全球發展問題提供支撐。”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