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2-1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7財智未來科技大會圓滿落幕
曾經在企業財務領域,從基礎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大家公認的,不會被行業淘汰的轉型趨勢。而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共享服務等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財務又開始面臨全新的生存挑戰。
尤其是2017年來,具有自學習能力的財務機器人陸續問世,讓財務人開始思考:智能財務的時代,究竟職業生涯是被成就?還是被取代?這一牽動整個財務行業的疑問,在2017財智未來科技大會上得到了解答。
12月8日,由高頓財稅學院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協會(ACCA)舉辦的2017財智未來科技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近20位來自國內外專注科技金融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財稅高管匯聚一堂,圍繞財務智能化、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財務共享中心等財務科創實踐熱點進行了分享。緊接著,在以“財務智能化”為議題的主論壇上,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市場處處長庾力、佩斯領導力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泰德﹒普林斯開展了主題演講,深入闡述了科技智能如何為財務轉型賦能。
人的創造性,AI永遠學不會
當財物遇上科技,誰能代表財務智能化的未來?在圓桌討論環節,騰訊互娛事業部財務總監曾敏鴻、阿里巴巴財務共享服務部總監王祎等嘉賓分別就此議題發表了觀點。
作為阿里巴巴財務共享服務部總監,王祎表示雖然阿里的財務共享中心從構思到建設再到最終落地不過3年,尚不算成熟,但其業務目標非常明確:不是為了減人口,而是為了創造價值。在此基礎上,財務團隊需要不斷地加強對業務的理解與融合。與王祎“財務創造價值”的觀點一致,曾敏鴻也認為財務工作要支持整個公司的戰略。據他透露,騰訊每年都會有公司級的成本突破,“它是鼓勵財務和業務真正聯合起來做智能創造價值的地方”。
近年來騰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大家都好奇,這項技術革命對財務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曾敏鴻認為,人的創造性是AI無法取代的,“我們和AI拼的就是跨界、整合、協作、創新的能力,目前看來,這些都是AI學不會的。”他表示,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人工智能挑戰,騰訊內部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要求財務從實務性工作向管理創新性工作轉型。
王祎則希望財務人能夠主動積極地擁抱這種變化,她的一席話發人深省:“讓機器人代替人不可怕,但如果人像機器人一樣思考,就很可怕了。”
當天下午,“人工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及機器人學習”、“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兩大主題的平行論壇在會場同時舉行。多位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在論壇上分享了來自國內外前沿的財務智能相關案例,闡述了科技時代企業財務轉型的理念、思路與策略。
大數據是愚者的枷鎖
耐克今年發布的新戰略為“一切以客戶為導向的主動戰役”,即深入了解消費者訴求,這對財務管理人員而言意味著什么?卞敏娜認為,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龐雜的大數據,必需要增加財務的敏捷性,財務要看得更遠,甚至能預測到未來企業可能發生的情況,從而提前作出決策判斷。對她而言,這是一次“源于財務,又不同于財務”的全新挑戰。
2017年德勤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問世可以說給財務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對此葉劍鋒認為,機器人的出現“不是為了幫大家革什么會計的命”,而是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給予財務個人轉型的機會。他希望財務們能積極轉型應對:“如果們天天干這種沒有附加值的工作,對于個人、公司的發展都是不利的,財務的價值就體現在創造性的工作上。”
在分享時下火熱的區塊鏈話題時,張宇炎表示,區塊鏈是一個生態體系,一家公司搞一套區塊鏈系統是毫無意義的。要建設區塊鏈生態,不光是你,還要讓你的合作伙伴、上下游都加入到區塊鏈網絡里,形成區塊鏈生態,這個時候區塊鏈才管用。“大數據是智者的翅膀和愚者的枷鎖,大數據不斷地累積和增長才喂養了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模型,然后幫助我們發展人工智能,并且使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劉憲娜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機器學習已經融入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中,這是無法避免的趨勢。為了讓企業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希望無論是CFO還是CXO,都能以“第一天的心態”去思考、創造,永不停下腳步。
機器人并非真智能
陽光保險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總經理助理王澤,演講主題:會計作業眾包助力財務共享智能化轉型。
同樣是財務共享中心,陽光保險通過獨創的“會計眾包作業”將財務共享玩出了花。據陽光保險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總經理助理王澤介紹,為了將共享中心“做得輕一點”,陽光保險從分享經濟的眾包概念獲得靈感,將財務共享中心審核記賬的工作置于互聯網,讓7億個互聯網用戶全員參與,以此釋放出更多資源支持管理會計、企業財務管理。
在大數據、AI創新技術沖擊的大環境下,我們如何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助力我們自己的職業發展?在騰訊集團財務共享服務部副總經理李慧敏帶來的“未來已來”主題分享中提到,當前人們對被機器人取代的緊迫感越來越強,但“所謂的技術創新,僅僅是手段,不能是目的”。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使用,財務價值理應體現在創造性上,財務人需要整個能力范圍的擴大、延展和前伸。
中興財務云副總裁兼合伙人白月在發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是輔助人類的工具,不是淘汰人類。財務機器人并不是我們的對手,而是忠實的幫手。它的出現,使財務人員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更高端的價值工作當中去。
現場,吳平演示了紅星機器人營改增票據集中認證的全過程,僅需6個人就能處理200家商場10萬單以上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OCR識別率達到了99.67%。不過他表示,真正的智能是有自我意識、獨立思維,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有情懷的,而這些東西是RPA、財務機器人所不具備的。
據悉,本次大會是高頓財稅學院2017年末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活動,吸引了4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財務高管參與,并得到了宜信翼啟云服、金蝶、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國旅運通全球商務旅行、RiskRaider風險雷達、漢特、思凱普、威科、澳大利亞公共會計師協會、中國農業銀行上海靜安支行的大力支持。
在技術革新的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機遇與挑戰并存。大會通過企業財稅高管與金融科技專家的觀點碰撞和經驗交流,為企業財務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最為務實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