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12-2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在這個創新決定一切的時代里,每一個組織或個人都離不開創新。創新無處不在,創新又不可捉摸。每個組織管理者都應關注創新政策的新趨勢,如果不能“預先行動”,就可能在變化中被吞噬。2017年全球政策發展將呈現出五大新的趨勢。
80/20法則繼續統治創新世界。世界科技創新正呈現出集中度更高的發展趨勢,“集中式投入”正成為創新領域的不二法則。創新國家、創新領域、創新企業還是創新績效,都遵循著80/20法則。世界最主要的創新區域中美日歐,研發投入占世界80%;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企業,中日美歐的企業占84%;化工、信息、汽車、電子等關鍵領域研發投入占總量的87%;1000人以上的大公司研發投入占80%。相反,高新技術產業創造的就業也是只占總量不足20%,平均工資卻是其他產業1.6倍。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沒有在關鍵的國家、關鍵的企業、關鍵的領域,那么你就將失去80%以上的創新機會。無論是戰略布局、人才獵取、風險投資,選錯了主流就意味著80%的失敗。創新已不是小眾世界,檢查你的公司、你的項目、你的職業,是不是符合創新的主流?如果不是,你恐怕要小心了。
“集體主義”將成為創新的“不二法則”。不要再幻想成為“科學明星”或“創新英雄”,那只屬于上個世紀以前。現代科學已進入第481個發展年頭,人類對科技深厚的積累,使顛覆性的空間已經非常狹小,諾貝爾獎百年評出三大最具影響的成果都是來自60多年以前。今年引力波的發現,標志著即使在最基礎的研究領域,重大發現也不再依賴某個科學家的“神來之筆”,組織化、系統化的長期研究才是科學突破的“康莊大道”。產生于車庫、角落、實驗室的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被大企業收購才是發展的坦途。Deep Mind的創始人說,被谷歌收購才有可能讓我們成為偉大的公司。喬布斯、馬斯克、任正非只是數萬科技人員組織化、長時間的研發活動積累包裝的縮影。美國千人以下的小公司研發投入占總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24%下降到2013年的19%,而千人以上大公司則從75%上升到80%。如果不能建立起強有力的研發團隊,通過組織化的方式進行創新,在未來科技競爭中,存活都將是奢望。松散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創新中被淹沒的概率要超過90%。
“效率化”與“集中化”成為各國共同政策取向。各國政府科技政策正呈現新的特征:向戰略性領域集中投入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選擇。將“有限資源”投入到“具有效益”的重點方向上。今年,英國政府要以“更加集中投入”的方式推進創新,日本政府要將“有限資源”投入到“具有效益”的創新方向,美國政府則在“核心領域”不斷追加投入,中國已經開始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深空領域、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互聯網等已經成為各國競爭投入發展的共同領域。對于世界而言,創新的具體突破點在哪里無法知道,但是創新的戰略方向在哪里則一清二楚。從諾貝爾獎獎金被分享的趨勢就是明證,因為關鍵領域正聚集和吸引越來越多創新資源。比如,虛擬現實短時間內已聚集超過20萬名研發人員,美國對阿爾斯海默癥的研究僅政府投入就高達50億美元。如果你正處于邊緣領域,你會越來越寂寞,資金和人才集中化的趨勢正銳不可當。
“公私合營”越來越成為創新的高效模式。政府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政府研發投入帶動私人研發投入的作用正在不斷體現。從數據上看,美國1美元政府研發增加帶動企業投入15美元,中國約為5美元。政府和企業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推動創新、提升效率至關重要。2016年,令全球矚目的馬斯克主導的火箭回收項目,背后正是NASA積極支持的結果。類似的項目在發達國家不斷涌現,英美政府聯合企業擬投入2.5億英鎊,以公私合營方式研究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中國航空發動機、衛星、芯片研制等也正在探索高效的公私合營之路。產業引導基金式運作成為重要模式,據報道中國引導基金總量已達2.18萬億元。作為企業,未來能夠建立與政府間的親密合作關系,可能對創新成敗有著重要作用。你的公司是否進入政府的視野,是否在合營模式上有了足夠的積累?如果不是,那可能需要在戰略上考慮轉變。
“跨界”將成為創新的燃爆點。信息革命之后,似乎沒有什么能像信息一樣完全顛覆世界了。能做的只是將新的技術應用到傳統領域。新行業、新領域的誕生往往來源于跨界,阿里巴巴之于沃爾瑪,Uber之于出租車行業等等。當今時代,90%的創新離不開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跨界整合。政府、公司正越來越多地在“跨界”上加大投入,索尼已經向健康領域跨界實現盈利;松下已經跨界到電池領域。跨界整合能力將成為人才市場最受歡迎的十大技能之一。如果你想要顛覆或者不被顛覆,你都要在你公司的邊界上搜尋整合的機遇,因為那里隱藏著引爆創新的導線。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