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11-3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打開購物網站,選擇好心儀商品,通過電子支付后,等待貨品快遞上門——電子商務日益普及的今天,這樣的消費模式早已被人們熟悉。
然而,如果把上述的商品變為技術專利,這樣的交易模式是否依然方便快捷?無形的技術交易,有哪些難點要克服?除了技術專利的買賣,企業還能獲得什么樣的專業服務?
技術交易,傳統模式有“兩難”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石墨烯產業化的廈門凱納石墨烯公司,技術一直是攸關其發展的核心因素。
“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的新型材料。”公司副總經理方崇卿說,作為當前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好的納米級材料,石墨烯不僅力學性能優異,還兼具超薄和超輕特性,在鋰電池、塑膠和涂料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光明的發展前景,需要不斷創新的技術作保障。“作為一個技術高度密集、研究成本高昂的新興產業,單靠一家企業無法實現行業快速發展。”方崇卿說,一枝獨秀難以為繼,合作共贏勢在必行。
然而,對于技術十分“饑餓”的公司,在技術交易的傳統“餐桌”上,卻難揀“好菜”。
傳統弊端,一在“狹窄”。“以前企業面臨技術需求,大多只能利用自身人脈,通過相熟悉的學術圈子尋找合適伙伴。”方崇卿說,信息平臺的缺乏,讓技術交易宛如盲人摸象,只能期待“瞎貓遇上死耗子”。
傳統弊端,二難“精準”。“以往我們也曾與高校等科研單位合作,但從學術理論到實際應用往往還有一段距離。”方崇卿說,缺失的這“最后一公里”,又往往成為雙方合作協議中爭論的焦點。
如何填補需求巨大的技術缺口,一個名為科易網的技術轉讓服務平臺,為方崇卿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解決路徑。
2015年1月,針對石墨烯制備的技術難題,方崇卿通過科易網與華僑大學簽署了一項總額230多萬元的技術轉讓合約。“從合同簽約到金額支付,全部通過科易網這個第三方平臺進行,企業省心省力。”方崇卿說。
在這項技術的助力下,石墨烯生產的穩定性大大提高。“目前生產成本已從每克5000元降低至每公斤1000元,而如果單單依靠公司自身研發力量,達到這樣的效果至少需要一兩年。”方崇卿說,得益于技術轉讓,公司不僅提升了競爭能力,更在時間上搶得發展先機。
新貨品新賣法,新平臺來保障
為方崇卿疏通“痛點”的科易網,是一個成立于2007年5月的技術專利和科技服務交易平臺。在凱納公司技術交易過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正是科易網在國內首創的線上技術交易服務系統“科易寶”。
“與網購中的‘支付寶’類似,‘科易寶’就是技術交易中的第三方擔保。”科易網董事長林國海介紹,通過這個第三方平臺,有效解決了項目落地過程中,交易雙方交涉時間長、環節多、互不信任、尾款難收回等問題。
然而,不同于普通網購,技術專利專業化程度高、非實物虛擬化的特性,致使“科易寶”這個第三方平臺的交易要求更為復雜。
技術就是科易網交易的貨品,貨從何來?
從一張白紙開始,科易網通過高強度走訪,充分了解企業的技術需求。做好企業信息收集的同時,還針對科技成果信息繁雜多樣的特征,使用人工方式,一個個打電話了解,從而保證科技成果發布方的聯系方式有效,轉讓意圖明確。這一過程,花費了近四年的時間,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千頭萬緒的信息逐步理順,一個總量上億、種類達九大類22小類的精選科技資源庫最終建立。
有了貨品,交易價格如何評估?
“技術貿易存在的一個尷尬,就是定價難,往往是買賣雙方都不懂價格,而不同市場背景也對技術貿易金額產生很大影響。”林國海說,“我們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個技術交易價格評估系統,采用成本重置法和預期收益法給出價格下限和上限,作為相對科學合理的參考價格。”
價格確定,無形技術又如何實現網上交易?
“通過模式創新,我們把很多交易要求用技術手段實現。”林國海介紹,根據技術交易金額大、分批次交付的特性,科易網開發了“分批次擔保支付系統”。另一項“技術資料安全交付系統”則實現“我給你的資料,只有你能看到;你看到了不能否認;看的過程全程公證”的功能。
創新模式下,“科易寶”創造性地實現了技術交易的電子商務化,著重解決了技術交易中的資金安全、技術交付安全、規范標準和專業化支撐四大問題,打造了一個安全、規范、公正的環境,也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不只買賣技術,更要做好科技服務
截至今年9月,“科易寶”技術交易額已突破8億元。然而在林國海看來,這遠非科易網的全部。
2016年5月,科易網成立了國內首個專注于研發科技服務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產品中心,一個集資源整合、項目技術對接綜合平臺、研發中心和完善服務體系四個方塊的科技服務立體體系正在形成。
9月22日,由科易網提供技術支持的浙江省海寧市科技成果在線對接會舉行。依托網絡會展中心,企業不出辦公室、專家不出實驗室,即可實現洽談對接。短短兩個小時,在線對接會征得項目成果184項,實現技術對接87次,產生意向41次,達成意向11次。這樣的在線展會科易網已舉辦528場,參與人次260多萬,實現對接23794次。
點開科易網開發的“老師傅”手機APP,創業者可以線上預約優質專家,進行線下一對一、面對面或遠程咨詢指導服務。全新模式下,200多個高校、6萬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強大技術團隊,搖身一變成為了活躍在網上的技術老師。
立足于技術效果評價,一套技術指數評價體系建立。根據技術的創新程度、領先程度、適用程度、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五個項目打分,成為評定技術項目中技術含量高低的參考標準。同時根據項目技術指數分的高低分別對應推薦、重點、一般和不推薦項目,推動先進科技項目優先轉化為生產力。
“2015年,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額達9835億元。到2020年這個數字有望達到2萬億元。”林國海說,“這是一片潛力巨大的藍海,作為科技服務企業,我們將繼續推動技術交易市場做大做強。”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