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8-1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獨角獸”企業是創新全球化時代的產物,這種爆發式增長的企業,以全新的商業模式改變著傳統產業,孕育出新興產業。“獨角獸”出現的地方,就是經濟蓬勃發展的地方。
1.爆發式增長的“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西方神話中的獨角獸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高速、神秘和純潔,有的還長著一雙翅膀。在中國神話中,獨角獸是一種吉祥之物,它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時才出現,它的出現被人們視為美好時代的象征。
“獨角獸”企業是指那些爆發式增長、稀少、被投資者“熱捧”的創業企業,其衡量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如果企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則被稱為超級“獨角獸”。“獨角獸”企業的概念提出后,迅速在全球科技界和投資界得到了認可。相繼有華爾街日報、財富在內的多家研究機構公布了自己的榜單,均有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限制。
“獨角獸”企業的出現,與創新全球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創新全球化使得資源配置方式發生了改變。資源向創新創業活躍地點集聚,哪里有新思想、新商業模式,資源要素便快速向哪里集中。創業活躍的區域,尤其是科技創業或高端創業活躍的地區能夠吸引到最優質的資源。這種流動大大加速了技術、知識、信息、資本、人才等創新資源在全球范圍的配置,給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互聯網的發達使得社交化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社交化改變了人們所熟知或忽略的領域、模式、組織、范式、行為等等。對生產生活方式、企業發展、產業發展及區域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社交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手機成為人的第六感觀,人的神經末梢感知范圍被無限擴展,人的大腦功能從存儲向處理集中。大數據和云計算促進社交智能化,社會進入萬物互聯,人人互聯的時代。對于創業者來說,市場和資源與創業者的距離越來越近,試錯成本降低,社會進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
創新全球化和社交化相疊加,推動資源加速流動,使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機會,整合資源,爆發式成長為“獨角獸”,而這二者正是“獨角獸”企業批量出現的基礎。
2.敢于創新就可能成就“獨角獸”
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五家知名機構發布了“獨角獸”企業榜單,分別是TechCrunch (Aileen Lee)的“獨角獸俱樂部”、Digi-Capital的“移動獨角獸俱樂部”、CB Insights 的“創業獨角獸俱樂部”、華爾街日報的“初創獨角獸俱樂部”、財富雜志的“獨角獸俱樂部”。五家機構總共提及196家獨角獸,平均規模約36億美元。從分布看,獨角獸共分布在18個國家,亞洲7國、北美兩國、大洋洲1國。有7個國家擁有3個以上的獨角獸。
中國已經成為“獨角獸”重要的集聚區。榜單中上榜的中國企業共25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香港等城市。這些“獨角獸”企業有超過1/3從事電子商務業務,除以無人機為主要業務的大疆創新公司以外,其他企業也都以終端消費者為目標市場。22家企業以互聯網作為主要營銷渠道且多數企業在移動端布局,僅有兩家企業在線下布局。
目前在零售和分享經濟領域容易出現“獨角獸”。例如,零售領域的“獨角獸”包括在線交易市場Etsy和阿里巴巴。在分享經濟領域則可以看到“空中食客”和Lyft的名字。另有“獨角獸”來自企業技術基礎設施和垂直行業,例如金融技術、醫療技術、清潔技術和物聯網。
未來幾年,以下幾個行業可能孕育出更多的“獨角獸”:一是電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電子商務領域出現了大量的“獨角獸”,并且專注細分領域如嬰幼兒、女性的電商在逐漸增多,呈現由綜合電商向專業化細分領域電商深入的發展趨勢。二是由電商帶動的相關配套服務領域如物流、在線支付等行業迎來發展機會。三是“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未來將誕生更多“獨角獸”。四是重大技術突破孕育新的“獨角獸”。大數據應用、虛擬現實、智能硬件、智能汽車等技術的發展往往培育出新的“獨角獸”。
目前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不僅僅局限在那些能帶來高回報的領域,也會聚焦在那些能廢除 “舊手段” 或帶來全新視角的公司。顛覆越徹底,成為超級“獨角獸”的可能才更大。
3.“獨角獸”體現區域創新生態
“獨角獸”企業代表著爆發式的成長,而這種爆發式成長一定會帶動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和新業態的出現,進而成為一個城市或區域的經濟發展新引擎。以中關村的小米科技為例,其估值6年增長了近184倍,而美團點評2014年的交易額是2010年的200倍,爆發式增長特征非常明顯。
當前,在經濟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可以帶來真正的增長點來源,帶動經濟快速增長。創業熱度高不高,“瞪羚”多不多,“獨角獸”有沒有,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生態建設水平的新標尺。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工業經濟的產業組織變遷路徑是小微企業、中小企業、大中企業、規模以上企業,而當下的產業組織成長路徑已變遷為創業、“瞪羚”、“獨角獸”、“龍”,這其中非線性快速成長是當下企業的典型成長模式。
因而,政府管理部門應將工作重點從抓“大而美”的企業轉變到抓爆發成長的企業中。既要關注那些在原創新興產業領域崛起并可能成為“獨角獸”的企業,也要培育傳統行業中的創新者,樹立本地典型“獨角獸”標桿企業,示范引領區域其他企業轉型升級。
培育“獨角獸”,也要堅持全面支持和重點培育相結合的方式助推企業成長,根據“創業—瞪羚—獨角獸”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提供雪中送炭式支持和服務,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驅動+金融支撐”的原則,集聚各方資源,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打造完整的企業生態圈。針對“獨角獸”,應當提供“一企一策”的量身定制服務,針對性提出政策以解決企業成長之困。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