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7-1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昨日,《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對外公布。其中,將知識產權產品逐步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任務將由統計局、國家發改委、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版權局五部門共同負責。這一舉措無疑將加速知識產權產品全面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的進程。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采用的是1993年聯合國頒布的國民經濟核算標準,并將GDP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但這一核算方法往往會忽略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差異,資源和環境的損耗以及技術、研發對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等等。
隨著科創、研發對于各國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聯合國在2008年修訂了核算標準,首次引入了知識產權產品的概念,并將知識產權產品分為五大類:研究與開發,礦藏勘探與評估,計算機軟件與數據庫,娛樂、文學和藝術品原件和其他知識產權產品。
但頗為尷尬的是,作為知識產權產品中的一個大類,目前國內各類研究與開發的支出都只能作為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中間消耗而存在,無法被納入到GDP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當中。直至本月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新的研發支出核算方法,并明確表示研發支出由原來的中間投入修訂為固定資本形成,并計入到GDP的核算當中。在業內看來,這一舉措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與國際標準接軌。
在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院長宋旭光看來,在研發方面的支出最終都會以知識產權產品的形態出現。而知識產權產品可被長期持有并且可以持續發揮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知識產權產品與廠房、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知識產權產品應被視為是固定資產,生產知識產權產品所需的支出也應被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當中。
但相比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對于知識產權產品的關注還遠遠不夠。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就曾坦言,在此之前,我國現行的核算標準僅把五類知識產權產品中的礦藏勘探與評估支出和計算機軟件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到GDP當中。而且就目前而言,在數據庫,娛樂、文學和藝術品原件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產品方面,我國還缺乏相應的統計資料。
不過在業內看來,進一步將知識產權產品逐步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必然有助于相關部門監測知識產權對于國民經濟的實際影響,從而可以制定出更符合國情的知識產權政策。此外,還可以扶持創新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企業的轉型和產品升級。與此同時,這一舉措還能刺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用自主創造的技術和產品拉動企業營收。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