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5-1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技術創新從來都不是“無根之木”。對于身處轉型中的中國企業來說,在走出模仿和跟隨通道的同時,還要借助“工匠精神”來給技術創新定規矩、設標準,避免出現因對技術的過度追求,忽視了技術創新中的社會底線和責任擔當。
最近一段時間,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立身之本的百度,正在遭遇自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一次社會信任危機。危機不是來自技術創新,而是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裂變”,這也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確立的“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企業使命和發展方向蒙上了一層陰影。
與此同時,面對紅利消失、泡沫破滅、競爭已是紅海的互聯網產業,以網絡安全起家的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祎,因為在互聯網安全擁有原創技術,最近公開對媒體講出“我這個技術宅男,心里也更踏實。”
在百度李彥宏的迷茫與360周鴻祎的心里更踏實背后,實際上當前眾多正在推動轉型升級,謀求技術創新驅動的中國企業,其發展變革也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面對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的創新發展驅動,與今年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匠精神”,應該是繼續堅持技術創新驅動,還是應該實施專業專注堅守的“工匠精神”?
可以看到,無論是創新驅動,還是“工匠精神”,都是政府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鼓勵和引導企業轉型的方向。這不只是適于已有幾十年發展史的傳統制造業,也適用于近年來呈現井噴式發展的互聯網企業。
過去,我們總說“家有余糧,心中不慌。”對于當前的中國企業來說,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在這個全新的競爭時代都需要為企業的發展建立“一技之長”,即擁有自己的技術體系和能力。但技術的進步是一種手段,目的是推動行業進步,體現社會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技術創新為特質的“工匠精神”,技術是載體,技術帶來的社會責任和公共需要才是創新的本質。
就說互聯網業創新,去年開始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泡沫破滅潮引發了整個行業競爭白熱化,而作為擁有“一技之長”的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反而感到內心踏實。這背后正是通過360公司自主研發的、能應對全球網絡攻擊的預警系統和防御系統,推高了整個行業進入門檻,并實現互聯網產業的“良幣驅逐劣幣”,讓企業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
不過,技術創新驅動也不意味著企業可以野蠻生長,更不能無邊界擴張,為了商業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更需要企業與社會發展同步,主動承擔起引領時代和社會發展方向的重任。
過去,百度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發展成就也令人羨慕。然而只是“技術創新驅動”一條腿走路的百度,并沒有真正理解技術創新的內涵,也沒有處理好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使最近幾年以來因百度業務頻頻引發社會各界的輿論質疑。這背后也凸顯出技術創新也需要文化內涵、社會責任擔當,更需要在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中,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今年初,當“工匠精神”開始受到政府關注之后,無疑引發了企業的廣泛熱議。這背后的信號除了要求企業在發展變革道路中不斷執著創新與專注細致之外,還為眾多互聯網企業經營和發展的變革轉型指明方向,那就是要充分利用“工匠精神”為科技創新驅動導航,樹立技術創新在獨立、自主精神之外的責任與擔當,構建技術創新驅動的邊界和底線,從而真正讓創新驅動服務產業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如果說,當年“創新驅動”戰略的提出是國家為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賦予新的發展動力,那么今天“工匠精神”的實施,則是國家希望引導互聯網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中建立更深厚的競爭力,為其他行業的創新做驅動導航。
(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