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4-2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創新既是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轉方式調結構的根本出路所在。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擔負著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
“十三五”時期,北京將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戰略高地,著力增強對全國創新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預計到2020年,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將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一批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
增實力,重點布局原始創新
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在何處?北京市發改委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解讀稱,北京未來創新的重點是原始創新,成為國家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對有志于原始創新創業的人們來說,北京是進行創新的最好的地方。”
未來,北京將積極鼓勵在信息、生物醫藥、人類健康、能源、環境、腦科學、量子通信、納米科學等領域的原始創新,推動形成北京原始創新、天津研發轉化、河北推廣應用的協同創新格局。
北京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業”又側重什么?市發改委這位負責人給記者描繪了未來五年北京的“創新地圖”:北京將重點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中關村南部(房山)科技創新城等協同創新平臺。
其中,中關村科學城未來將重點支持原始創新,形成國家知識創新和戰略性新興技術策源地;懷柔科學城目前已經聚集了中科院12個院所中心、22個產業化項目,未來要重點打造我國科技綜合實力的新地標;未來科技城位于昌平,目前已有15家央企入駐,共引進“千人計劃”人才176人,未來將建成產業應用研究技術前沿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高地;中關村南部科技創新城,則要強化科技創新資源向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創新發展。
受到世界矚目的中關村也將在未來更進一步。“‘十三五’期間,中關村要通過共建園區、共享創新資源、聯合技術攻關等形式,打造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形成跨區域的產業鏈、創新鏈和園區鏈,進一步提高對國家創新戰略的服務支撐能力。”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在北京的發展坐標上,除了自身創新與發展,“對全國創新發展發揮輻射作用、為國家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成為考量北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成果的關鍵內容。
添活力,匯聚世界高端人才
“東京、首爾、新加坡、香港、臺北、澳門、上海……細數與北京同一時區的城市就會發現,對優秀人才的就業競爭十分激烈。北京要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人才聚集平臺,還需要有不少突破。”參與規劃綱要起草的山景咨詢總經理武曉鵬說。
規劃綱要提出,北京要加快培育創新型人才,引進和聚集更多高端領軍人才,建設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記者了解到,北京在“十三五”期間,將采取直接引進或“柔性開發”等方式,加快聚集以外籍專家、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創業者為代表的國際人才資源。所謂“柔性”引才,是指在人才引進過程中,突破地域、戶籍、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限制,將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創業的人才引進和使用方式。
今年年初,公安部為支持北京創新發展,專門批復了涉及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永久居留等方面的20項政策。其中,有“中國綠卡”之稱的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將在中關村率先取得突破。
中關村管委會透露,除了繼續落實國家“千人計劃”、北京“海聚工程”、中關村“高聚工程”、中關村國際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持續加大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外,未來,還將引進海外人才。
“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劃歸科研人員及對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所有”。在“十二五”收官之際,北京市相繼發布“京校十條”、“京科十條”,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中對科研人員的獎勵比例下限由20%提高至70%,這類突破性政策規定,大大釋放了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動能。
“十三五”期間,在這些政策基礎上,北京將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依法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實行科技成果入股、股票期權、分紅激勵等辦法,增強對關鍵崗位、核心骨干的激勵。
謀協同,三線串起創新共同體
創新是為了更高質量的發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已成為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必然選擇。“十三五”時期,本市將加快形成創新引領、技術密集、價值高端的經濟結構,促進首都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平穩健康發展。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發展服務經濟、知識經濟、綠色經濟和總部經濟,是本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將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加快推動文化產業和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
創新驅動之風從京華大地吹起,也刮向更廣闊的地區。“十三五”期間,北京要積極推進京津冀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全面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探索一批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措施和創新型政策。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為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中關村未來將推動沿張承-京津等地布局京津冀大數據走廊,沿京保石布局集成電路、智能硬件和高端制造產業帶,沿京唐秦布局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帶,培育特色發展的產業集群。加快共建園區(基地)建設。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