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3-3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近日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我國人才培養中的問題,構建科學完善的人才引進、發展保障機制,并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通過細化考核、優化服務,創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制度和氛圍。
海納百川,多管齊下引人才
當前,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將目光投向中國。然而,我國卻沒有建立完善的海外人才引進機制。《意見》的出臺將填補這一空缺,為留學生在華工作創造新機遇。《意見》明確指出,要“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更大力度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千人計劃’),敞開大門,不拘一格,柔性匯聚全球人才資源。”
國家外國專家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高翔表示,人才競爭優勢最終體現在制度競爭優勢上,《意見》提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體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思想,體現了國家人才戰略的全球化發展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首次提出“研究制定外籍科學家領銜國家科技項目辦法”。高翔認為這是我國人才對外開放、科技對外開放最生動的體現,“我國的人才政策越來越積極開放,科研越來越國際化,外籍科學家領銜國家科技項目,能將人才效益發揮到最大化,不僅是為一個國家服務,也是為整個人類服務。”
為了讓國際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意見》提出關于海外人才引進和健全工作服務平臺等措施,完善引才配套措施,既接軌國際,又契合國情。
在積極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時,《意見》也提出要“完善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推送機制”。高翔認為,這將有利于改變我國人才目前在重要國際組織中任職人員比較少、職級比較低的情況,“培養優秀人才到國際組織,有利于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資源,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為推動形成國際治理新秩序注入‘中國力量’。”
多元投入,優先發展靠保障
《意見》提出了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兩大改革舉措。
“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特別強調了‘深度融合’,新意在‘深度’二字。”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指出,“這有利于解決一些地區‘重物質投入,輕人才投入’的問題。”同時,《意見》提出了將人才發展列為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綜合運用區域、產業政策和財政、稅收杠桿等推進措施,旨在從政策保障、戰略保障、規劃保障、項目保障的角度,建立起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優先發展保障體系,實現人才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為了給人才的培養和作用發揮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意見》提出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并明確指出,“發揮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楊宜勇表示,“多元”一詞點出了舉措的關鍵。“人才投資需要龐大的財力做支撐,不是政府財政一家的事。只有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機制,才能發揮政府(財政)、企業(資金)和社會(基金)的合力作用,推動人才投資力度不斷加大。”
凝心聚力,黨管人才優格局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根本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然而,實踐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人才優先發展和人才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認識還不到位。為此,《意見》提出“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并明確要求“發揮黨委(黨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統一領導,切實履行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職責”。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余興安指出,通過黨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有利于更清晰地界定人才工作在黨的事業和國家戰略中的定位。“人才是國家發展最寶貴的戰略資源,我們黨要科學執政、長期執政,必須直接掌握這一重要戰略資源,把盡可能多的人才團結凝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余興安表示,黨管人才有利于思想凝聚。“千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的巨大成效,充分說明了黨管人才在中國參與國際人才競爭中所具有的優勢和所發揮的作用。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要靠黨管人才。“針對人才規模越來越大、構成日益復雜、思想更加多元的實際,通過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和資源優勢,加強與專家人才思想聯系,增進感情交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人才。”
在余興安看來,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也是優化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的重要保證。“人才工作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全局意識,形成‘全國一盤棋’,發揮更大效用。”余興安說。
至于如何“管好”人才,《意見》明確指出,“改進黨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也就是說,“黨管人才”不是要黨委部門取代職能部門的作用,相反,“黨管人才”是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是通過制定政策、創新機制、改善環境、提供服務,為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為了讓“黨管人才”有效落地,《意見》從責任考核、機構人員、制度建設以及環境營造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的保障。根據《意見》規定,考核結果將作為領導班子評優、干部評價的重要依據,人才工作將列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述職的重要內容。同時,《意見》明確提出,理順黨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職能部門職責,將行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列入相關職能部門“三定”方案。余興安表示:“這有利于健全工作機構、配齊工作力量,是加強黨管人才的重要保證。”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