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3-22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受外部環境趨緊和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國企業傳統競爭優勢逐步削弱,企業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已逐步暴露出來。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在孕育興起,正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中國企業面對國際競爭和創新競賽的壓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而這其中,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加強管理創新。當前,企業管理創新還面臨著一些阻力,分析這些阻力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是值得著力研究的重要問題。
企業管理創新面臨的阻力
趨于保守的企業文化。企業普遍缺乏創新、冒險精神。存續時間越久或者規模越大的企業,企業文化愈加趨于保守。企業對管理創新有畏難情緒,面對新形勢反應比較遲緩。
路徑依賴的習慣。對于一些長期在某種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于日常的工作方式、內容,擔心無法適應管理創新所提出的新挑戰,不大愿意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管理創新效益難以評估。相對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缺乏具體的成果評價標準。實踐中,在管理創新實施前,難以說服相關人員接受創新的決策;在管理創新實施后,產生的創新效益不易評估和計量,導致企業管理創新的積極性不高。
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
加快市場化改革,以市場倒逼企業管理創新。企業管理創新的最終目標是滿足市場需求,企業發展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創新成果轉化為市場供給。當前,經濟改革的力度重點在供給側改革,但同時提出從供需兩端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展。因此,面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企業管理必須創新。
推行企業國際化運營。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除了自然壟斷,就只剩下創新這條路了。模仿也能使企業迅速縮短同競爭對手的差距,但是企業在模仿階段還不具有核心能力,必須在模仿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吸收、消化、綜合、創新,才能使企業能力質躍到核心能力。管理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重要內容,企業國際化的經營會促使企業進行管理創新。
培育勇于創新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創新的最大阻力是人,但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體也是人。對于企業的全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來說,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管理創新的發起者和執行者。因此,必須在企業建立一種與時俱進、敢于創新的文化氛圍,幫助企業每一個員工建立和培養創新觀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始終依靠創新。只有在企業文化中建立起樂于創新、勇于創新的價值觀,企業管理創新才能得到企業員工的支持,進而變阻力為動力。
建立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從西方企業的創新實踐來看,為了應對日益變化多端的外部環境和市場需求,增強管理創新和適應能力,其組織結構逐漸朝著三個方向發展:一是小型化。即對企業進行“化大為小”,把大公司分解為小公司或模擬小公司,鼓勵小公司擔負職責,激發創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隨著企業的發展,管理層次不斷增加,企業的管理呈現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業開始在組織結構設計上采用管理層次很少的扁平結構。三是有機化。有機的組織結構類似一個生命有機體,這種組織結構在復雜多變的條件下顯示出良好的適應性,可以及時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靈活而有效的反應。企業要從組織結構上保障企業管理創新的可能性,也要設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來鼓勵企業員工提出管理創新的想法。
運用信息化技術提升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當前,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全面變革傳統管理和運營方式,為企業實施原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機遇。對于企業而言,要將信息化、網絡化等先進技術手段引入企業管理;著力推進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創新自己的產品,特別是服務方式,創造新的價值,形成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