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3-15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創新”一詞的次數,幾乎等于前兩年報告中提及次數之和。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同樣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全國人大會議間隙,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創新型企業集團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記者:亨通集團從一家福利企業起家,最終成長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集團。企業也從江蘇吳江一家小企業,目前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創新,究竟在企業發展中發揮多大的作用?
崔根良代表:企業離不開創新,就像人離不開營養。舉個例子,光纖預制棒是整個光通信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光通信產業鏈利潤的70%在光棒,但光棒技術長期被日美壟斷。我至今記得,在論證要不要上光棒研發項目時,有幾位院士都曾勸告我,國內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光棒,最終還是沒能拿下。
但是,企業要發展必須要創新,必須拿下核心技術。2006年,我們最終決定投資6億元開發光纖預制棒。歷經4年多艱苦研發,最終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從企業來說,也迎來了新一輪井噴式發展。
記者:對企業發展來說,創新是不是只意味著技術創新?
崔根良代表:這只是最基本的一項。關于企業發展,我們確立了四大創新轉型目標,分別是生產研發型向創新創造型企業轉型,產品供應商向全價值鏈集成服務商轉型,制造型企業向平臺服務型企業轉型,本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我們以創新驅動邁向高端,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出2000多項專利,標準制定權150多項,達到了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并在全球市場占有15%以上的份額。
但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與德國、日本的智能制造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們正全力追趕創建三化企業(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柔性化),加快機器人、機器手、人機交互、智能互聯的建設,力爭打造成為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的智能制造企業。
記者:所以,創新之路即使在亨通集團這樣量級的創新企業中,也依然任重而道遠。那么,作為民營企業家,您認為在創新之路上,政府如何更好地營造環境呢?
崔根良代表:目前來看,企業面臨成本偏高問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這主要體現在“三高”上:企業稅費負擔偏高;企業財務成本偏高,雖去年五次降息,但利率仍比美日韓高出一倍以上;物流成本偏高,中國物流成本高主要源于油價高、高速公路收費高,汽車運輸無法降低成本。
作為民營企業,希望在“走出去”過程中,能享受到與國企同等的支持政策和待遇。據了解,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中,民營企業的投資占據近50%。但在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兩優”貸款(優惠援助貸款、優惠出口買方信貸)方面,民營企業只拿到不足5%。
同時,我建議支持民營銀行加快組建發展。2014年起國家首批批準試點了5家民營銀行,但總量還是偏少,像江蘇這樣的經濟大省,目前一家都沒有。按照國務院提出的“成熟一家、設立一家”的原則,希望盡快支持獲批組建更多的民營銀行,以支持江蘇民營經濟的發展。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