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2-15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回看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換擋降速”,經濟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形成了改革開放之后新一輪創業浪潮。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達1479.8萬戶,比2014年增長14.5%,“雙創”正成為未來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激發增長“新動能”
在一系列“雙創”新政策以及互聯網新技術的推動下,創業者的理想與激情噴薄而出,正匯聚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并釋放著不竭動力——
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新登記企業達443.9萬戶,比2014年增長21.6%,注冊資本29萬億元,增長52.2%,均創歷年新登記數量和注冊資本總額新高。
“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也為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新活力。2015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登記企業達24萬戶,同比增長63.9%,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達10.4萬戶,同比增長58.5%,金融業達7.3萬戶,同比增長60.7%,教育達1.4萬戶,同比增長1倍。
“互聯網領域成為新一輪創業創新的主陣地。”經濟學家辜勝阻指出,互聯網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新增長極和創業空間,擁有更年輕的創業者、更廣闊的創業平臺、更活躍的風險投資、更公平的創業環境。
在打造經濟新引擎的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也不可小覷。據統計,2015年,第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增加2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2542.8萬人。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使有夢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眹倚畔⒒瘜<易稍兾瘑T會委員寧家駿認為。
打造創客“生態圈”
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中國投資人中心,眾多懷揣創業夢想的人們來往穿梭。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者丘宇峰表示,平時很難見到那些有名氣的投資人并與其面對面交流,而投資人中心讓這成為可能。
“幫助在早期掙扎的創業者找到伯樂是我們的職責。”中國投資人中心商務總監吳一龍也是一名創業者,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摸爬滾打的近一年,讓80后的他對“創業”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盡管受2015年下半年經濟下行和資本市場震蕩影響,多數創業者感到融資越來越困難,也有人說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但我認為如今的創業環境正趨于最佳時期!痹趨且积埧磥,經歷了一輪市場的洗禮過后,更多好的創業項目沉淀下來,創業者和投資人能更為冷靜地分析沒有泡沫的創業項目,這無疑對創業活動的未來大有裨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建設的各類小企業創業基地有4000多家,包括北京創客空間、深圳柴火、上海新車間在內的創客“生態圈”正迅速崛起。大眾創業創新呈現出創業主體從“小眾”到“大眾”,創業服務從政府為主到市場發力的新態勢。
“土壤”為創客“深翻”
從簡政放權、創新驅動到扶持小微企業,再到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國家層面促進“雙創”的舉措改善著創業創新的土壤。
2015年4月,國務院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出臺,推進“雙創”工作有了頂層設計。
各地也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出臺相應舉措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浙江省出臺支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的政策文件,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制度,營造寬容創業失敗環境;廣西出臺就業創業“桂八條”,在鼓勵企業開發新崗位、擴大就業容量、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及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等方面實現了創新和突破;陜西省運用“市場主體建設+市場運營+政府支持+創業者”新模式,以市場機制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在扶持“雙創”方面,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認為,要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強化創業培訓,搭建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以創業帶動更多就業。
“在促進‘雙創’過程中,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說,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時,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更多的是要做好公共服務、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二者相結合才能使得中國經濟轉型更加順利。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