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6-01-25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試點企業和金融機構不需外債事前審批,本外幣跨境融資便利性提升
央行最新宣布,自2016年1月25日起,面向27家金融機構和注冊在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個自貿區的企業擴大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對試點金融機構和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試點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自2015年2月在上海自貿區開始試點。央行稱,試點取得了較好效果,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擴大試點的條件已經成熟。央行表示,與之前的跨境融資管理政策相比,此次擴大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具有本外幣管理一體化、逆周期調節、總量與結構調控并重等特點,規則統一、公開、透明、市場化,有利于拓寬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融資渠道,在審慎經營理念基礎上提高跨境融資的自主性和境外資金利用效率,改善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狀況。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擴大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的通知》指出,建立宏觀審慎規則下基于微觀主體資本或凈資產的跨境融資約束機制,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均可按規定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具體而言,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融資按風險加權計算余額,風險加權余額不得超過上限。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企業設置跨境融資的上限額度,專門是為投融資便利服務,有利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如有需求,企業可以更為便捷地從境外借入低成本的資金,而不必像過去那樣經過外債的事前審批,融資效率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宏觀調控需要設置和調節相關參數,對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跨境融資進行逆周期調節,使跨境融資水平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控制杠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通知》稱,逆周期調控措施可以采用單一措施或組合措施的方式進行,也可針對單一、多個或全部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進行。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