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5-12-0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站在“十二五”即將收官、“十三五”大幕即將開啟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懷著收獲的喜悅,回望過去五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意氣風發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過去的五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在我國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實施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我們看到,2014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收入達13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55.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件,比2010年增加2.8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8577億元,比2010年增長119.5%;國家高新區營業總收入、工業總產值分別實現22.7萬億元、17萬億元,相比于“十一五”末分別增長114.1%、101.5%,年均增長分別達到21%、19.1%。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高新區成為區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核心載體。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146+1家國家高新區、16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00多家眾創空間、115家國家大學科技園、2599家生產力促進中心、453家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71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和培育單位、369家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43家國家火炬計劃軟件基地和88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形成了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和良好的創新生態。
五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始終堅持強化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不斷進行體制機制創新與組織模式創新,加快先進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推進科技與產業、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著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和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才能讓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層出不窮,呈現出勃勃生機。
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我們仍將面臨諸多挑戰。從國際經濟形勢看,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難以獨善其身;從我國經濟發展看,“三期疊加”之下,需要承受新舊動能轉化的陣痛,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從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看,在做好做實發展規劃、完善創新政策理論體系、健全工作運行機制等方面還有更大提升空間,在對高新技術產業化規律認識、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發揮好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功能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展望“十三五”,我們要繼續高擎火炬旗幟,著力處理好高新技術產業化載體、主體、服務體系和政策體系之間的關系,不斷豐富和夯實高新技術產業化體系,不斷激發和調動以企業為核心的一切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合力。要正確認識當前創業大爆發、創新大繁榮、創新全球化的時代特征,推動眾創空間與孵化器、加速器和高新區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拓展創業孵化新空間,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科技金融新體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開展。要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集聚創新資源,集成專業機構,用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形成多方共建的創新創業服務新格局。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念、提振精神、保持韌勁、真抓實干,積極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