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5-09-2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互聯網金融是以當代的信息技術為基礎順應現代金融所需而產生的新型金融服務產業;ヂ摼W金融以中間服務成本低、操作便捷、服務效率高等特點而在現代金融產業中獲得一席之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互聯網金融,并明確提出“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與“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等。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也對改進和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提高金融服務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及其外溢效應提出新的工作要求;ヂ摼W金融無論作為新型的金融形式為社會提供創新型的金融產品,還是作為滿足中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和個人的投融資需求,都是“普惠金融”的切實體現,在有效監管之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推動力。
需要加快創新
互聯網金融將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占據重要戰略地位。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12大類國際服務貿易分類中的計算機、信息服務與金融服務相融合,互聯網金融目前已經成為一個較大的新門類。世界貿易組織已經向各個成員國發出下一輪的多邊談判,其議題就是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國際規則。在未來的談判中,美國試圖通過多種方式制定未來國際競爭中新的國際規則。中國作為目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龐大的金融消費需求和市場,完全有理由創立一套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交易規則。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普惠金融。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認為,互聯網作為創新的金融模式,可以激勵民眾廣泛參與金融活動,共同承擔和分散風險。對中國這樣一個金融體系還有待完善的發展中國家,互聯網金融的普惠金融價值現實作用非常顯著,能將互聯網平臺的開放、平等、協作和分享精神納入傳統金融服務行業。P2P網貸這一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幫助小微企業解決一定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的同時,也拓寬了國內零散的小額資金充裕者的投資渠道,這都是有益的創新經營模式。
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的創新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經營理念創新、營銷推廣創新、風控技術創新等。
首先是產品創新。目前國內P2P已經演變出了很多類別,包括 P2C、P2B、P2N、P2G、P2H等。這些創新都是形式的創新,難見實質創新;ヂ摼W金融尤其是P2P必須踐行國家和政府賦予的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與實體行業深度融合。目前,市場上基本上是“車可貸、房可貸,無車無房信用貸”,這種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ヂ摼W金融尤其是P2P網貸急需進行高度的垂直和行業細分,只有在產品上加速創新,P2P網貸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其次是營銷推廣思路和技術手段的創新;ヂ摼W金融尤其P2P網貸的從業者有些是從線下小貸、民間借貸公司轉型過來的,因此在營銷上以線下推廣為主。但是當轉型到互聯網金融后會發現,由于互聯網思維欠缺,造成在線上的推廣成本反而會高于線下。因此有些轉型還沒有成功的企業,做來做去,又轉到線下。因此,這就有了營銷推廣創新的余地和機會。
第三是行業第三方支持技術的創新。其包括交易系統、支付系統、營銷方案、品牌策劃、信用認證、安全認證技術開發、第三方證據存管服務、電子合同簽名支持服務等。這些技術和服務支持單位作為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的三方服務機構更需要創新,要緊隨市場需求和客戶體驗,滿足企業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所以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行業第三方服務機構也要加速創新,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保駕護航,提供更快捷、更簡便、更安全的創新技術支持以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監管制度亟待完善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事物,創新模式正在挑戰商業銀行固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循序漸進地顛覆傳統金融壟斷的局面。無論是受到保護鼓勵發展的發達國家,還是具有后發優勢的發展中國家,都必須以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安全性、金融的穩健性、客戶的權益保護性為前提,避免平臺增長過快、惡性競爭、經營不善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P2P網站行業接近300家企業倒閉跑路,提現困難。在此局面下,為使整個金融部門、整個行業具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金融監管層面必須加強監管,盡快制定更加適合新興金融市場的游戲規則。
首先,創立監管規則和誠信規則。2013年是中國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啟動元年,這一年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2014年是中國互聯網金融誠信呼喚的元年,2014年3月,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道德建設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對外經貿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誠信聯盟,力圖在這個新業態的成長初期盡量做到規范、自律、誠信。關于互聯網金融規則的建立,目的主要在于突出解決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自律監督和紀律約束的監管。由于互聯網金融繼承了互聯網和金融雙重屬性,這個行業的金融風險擴散速度快,擴散面積大,補救成本高。監管機構和被監管機構的信息存在不對稱性,而且它的混業經營行業非常廣,這對監管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部署,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牢固的法治基礎。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為了規范行業的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誠信規則。
其次,企業廣泛聽取和吸收來自互聯網金融以及相關階層的最新意見和建議。抓住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機遇期,希望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企業發出自己的聲音,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制定過程中相關部門廣泛聽取和吸收來自互聯網金融和相關階層的意見和建議,依靠集體的智慧完成當下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的制定;ヂ摼W金融企業還應該積極地參與國際互聯網金融服務貿易規則的制定,無論是國內的金融困難還是“走出去”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向協調和工作機構反饋,通過機構的力量把意見傳遞到決策層,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國際磋商,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走出去”提供健康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第三,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的同時重視互聯網金融誠信體系的建設。關于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原則性的規定,是保障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根基,也是有關部門監管和執法的準繩。但是互聯網金融誠信體系反映企業個人的信用狀況,它強調的是一種軟實力,是交易主體自律程度的集中體現。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規則與誠信體系之間互為補充,互為助力缺一不可,需并駕齊驅;在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的同時要注重誠信體系的建設,雙管齊下,共同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
第四,加強行業規范倡導行業自律,完善立法,嚴格執法。中國互聯網金融目前處于發展初期,在誠信規范、自律監管方面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明確監管主體。現有金融監管體系尚未完全覆蓋新興金融產業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缺位使相關業務無明確監管,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的商業模式往往領先于監管規定,明確監管主體將有效避免監管相對滯后等問題。二是完善監管制度。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要求監管部門盡快調整及更新監管規則和監管指標,有效建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將互聯網金融納入法律監管框架,引導互聯網金融在行政許可、市場準入、內控制度、規范運行等規則內有效良性發展,有助于防范和控制風險的發生,使金融風險防范于未然。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