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5-04-2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兩會”上升級為國家層面的“互聯網+”戰略,面對的卻是低網速高網費的現實。由此,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敦促降低網費提高網速,為“互聯網+”戰略的推進完善基礎設施服務。國家強力推動的“互聯網+”戰略,承載的是大國崛起的雄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互聯網+”計劃包括推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并且促進電子商務、智能醫療、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目前,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互聯網技術帶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讓互聯網同蒸汽機引領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電力技術引領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樣,使得互聯網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性設施,如同高速公路作為交通基礎設施一樣,互聯網已經變成信息高速公路,不僅提供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的技術支撐,還為萬眾創新提供了動力源泉。在此情況下,如果作為核心基礎設施的互聯網沒有強勁的支撐作用,附著其上的戰略毫無疑問只能是海市蜃樓的幻境。
在國家層面的“互聯網+”戰略背后,卻是我國網絡服務質次價高的現實,不僅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落后于周邊發展中國家。全球云端服務供應商Akamai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我國平均網速僅有3.4Mbps,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5Mbps,在世界排名中位列82位。而從上網費用來看,我國居民使用互聯網的價格占收入水平的比重偏高,大致是美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和法國等國家相關費用的三倍以上。高費用慢網速,已經成為國家新興戰略推進的掣肘。與此對應的是,國外運營商毛利率大多在10%左右,而國內運營商毛利率超過25%。事實上,通過放水養魚、薄利多銷的方式,完全可以讓網絡服務市場空間變得更大,通過資源的有效分配機制,最終讓整個社會發展實現“帕累托最優”的狀態。從經濟學家的普遍觀點看,壟斷對于市場銷量的作用是消極的,最終會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使市場效率降低。引入競爭或者國家主導的電信服務提升,已經迫在眉睫。
從美國最近幾十年的發展看,基礎性設施建設給國家的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發起,耗資1290億美元大力修建高速公路,總長8萬多公里,這個當時美國史上最浩大的工程完工后,縱橫交錯、連通全國各地的州際公路網絡,給人們出行、貨物運輸,帶來了極大便利,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由此得到提升。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克林頓政府發起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為美國最近二十年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最偉大的發明,不是高深莫測的技術,不是精益求精的裝備,而是那些給整個社會帶來整體效率提升的尋常物品。英國權威大報《泰晤士報》曾經發起評選“250年來英國最偉大的發明”,奪得殊榮的竟然是貌不驚人的自行車。而其獲獎的理由,是其讓整個社會的運行速度提升一倍以上,而且幾乎每個人均會從中受益。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價值,同樣讓社會每個人從中受益。
作為中國國家戰略的“互聯網+”戰略,重要性同幾十年前的高速公路一樣,有望發揮更大作用。有一種“知識溝”理論表明,借助強有力的互聯網平臺,讓信息公平地為更多人分享,可以迅速拉平知識鴻溝,對于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的中國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從網絡服務阻礙“互聯網+”戰略的現狀看,不管是引入競爭還是主動薄利多銷,都需要從國家長遠發展的視角去推動。看過紀錄片《公司的力量》會發現,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或許就在于某些簡單的制度設計中,如果說有限責任公司制度是讓西方興起五百年的“星星之火”,那么有效提升網絡服務的制度設計,從某種程度上看,或許就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