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5-04-1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由于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最新信息技術,電子信息制造業已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前沿陣地。但同時,萬物互聯意味著信息安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未來,我國將重點加強安全可靠軟硬件核心技術研發,提高安全可靠關鍵軟硬件產品的成熟度。
在碩大的電視屏幕前玩體感互動游戲,看巡檢機器人大屏幕上的各處監控畫面,戴上智能眼鏡看藝術作品的視頻介紹……在4月9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各種智能電子產品讓人嘖嘖稱奇、眼花繚亂。
“電子信息產業是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市場,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推動了萬物互聯,推動制造業變得更加開放,不斷重塑商業模式,影響生產和組織管理,催生出新業態。”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表示。
電子信息制造業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最新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前沿陣地,從制造走向“智造”。據統計,2014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完成銷售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3萬億元。
在塔普制造展臺前,戴上一款黑色的智能眼鏡后,記者看到眼前的空間跳出了一個虛擬小屏幕,當視線對準一幅油畫后,小屏幕上顯示出油畫的介紹文字——“梵高的星空……”。展臺介紹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因為油畫里內置了二維碼,智能眼鏡掃碼后就能彈出相關介紹。智能眼鏡已成功應用于醫療、教育、觀光旅游、家居、物流等多個行業,打破了人們對可穿戴設備功能單一的認識。
在TCL展臺,一位觀眾體驗者走到大屏幕前畫的“兩個腳印”上開始跑步,屏幕上顯示出奔跑中的場景和畫面,體驗者揮動兩只手還可以“躲開”畫面上的障礙物,這種體感互動游戲已成為數字家庭的熱門應用。
這一幕幕正如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所言,從“智能工廠”到“智能生產”,從數字娛樂到智慧家庭,從數字醫療到數字教育,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從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各種數字化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深刻改變著這個時代的產業和生活。
“在萬物互聯的技術中,大數據是重要的手段。”懷進鵬說。大數據應用在第三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隨處可見。在浪潮展臺,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如何用大數據來決定農民種什么。土豆能做成土豆粉,加工成土豆罐頭、土豆餅干和薯片,市場調研數據可以分析出有哪些購買取向,哪些區域喜歡哪類產品,年齡段喜好等,從而作出整體種植決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傳感器、通信、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人類獲取數據的手段越來越多,大數據規模迅速增長。其中,機器人既使用大數據也產生大數據,是大數據認知的典型代表。
“萬物互聯也意味著信息安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懷進鵬坦言,萬物互聯時代,所有企業,所有設計、制造、訂單、原材料和配送等,都將暴露在公眾面前,而我國信息安全仍受制于人。
對此,刁石京表示,將重點加強安全可靠軟硬件核心技術研發,發展基于安全可靠芯片和基礎軟件的可替代信息技術產品,提高安全可靠關鍵軟硬件產品的成熟度。加強研究網絡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產品和標準,構建安全可控信息系統,支持重點領域的推廣應用。
刁石京還透露,要加強智能制造核心技術、關鍵電子元器件和系統研究,整合智能控制、工業互聯網等軟硬件產品,強化電子信息產業對智能制造的支撐能力。選擇重點整機企業開展智能生產應用試點示范,探索生產線升級改造,積極向行業推廣成功經驗和模式。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