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5-02-0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互聯網的崛起,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互聯網、信息化浪潮席卷而來,改造著全球各個角落和各行各業。人們常常在說,要有互聯網精神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互聯網世界主要的特征,除了基于信息數據的透明與共享外,還有基于互聯網自身的如下特征。
互聯網世界的五大特性
第一是平等性。過去我們認識世界是以“我”為中心來構建的,一些人特別是經營者驕傲地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互聯網世界沒有中心,每個網民只是其中的一個節點。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只是其中的一個節點,過去的“中心”可能會喪失優越感。
第二是關系性。在互聯網上每個節點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用戶是我們的出發點,要從這里重建關系,重建我們整個思維和整個秩序。作為經營者不能再用自己的眼光,覺得自己是中心,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單向思維已經被顛覆。
第三是交互性。在互聯網世界,要用一種交互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以站在對方角度為思考的起點,是指無數個對方,而不是簡單的雙向交互,而是一種多元多向的相互作用,或者說N級交互過程,沒有這種交互思維,也是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
第四是迭代性。互聯網世界,模式迭代和技術升級會越來越快。不僅技術和產品在快速更新迭代,而且信息和數據也在隨時更新變化。當你剛剛沉浸在1.0時代成功的模式時,2.0時代馬上就會面臨失敗的危險;當你還在忙于應對2.0時代的時候,3.0時代已經悄然而至。變化是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鐵律。
第五是未來性。互聯網時代必須面向未來。互聯網時代的思維必須是面向未來的思維。過去的成功和榮光,不能再端著裝著,我們要把它當做包袱卸下來。在互聯網新世界到來的時候,過去的成就都要歸零,我們每個人都要重新出發。
正像門戶網站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商業的形態、微信改變了人們的交流習慣,互聯網金融正在改變傳統的金融格局。互聯網世界的崛起,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除了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觀念,還改變著社會權利結構及政治法律生態。
互聯網時代的權利轉移
第一是知情權的崛起。因為有了互聯網,培育了人們的知情權、信息消費權意識。對于公共事務,我們要求實現信息公開、透明,這便是知情權覺醒的表現。
第二是交易權的轉移。中國已進入過剩經濟時代,普通消費者有很大的選擇權。在實體空間,選擇權受制于物理空間的交易成本。在互聯網上,點擊搜索就可以比較,點擊選定交易就完成了。交易選擇權已經完全轉移到消費者手中。
第三是話語權的轉移。互聯網2.0時代的到來,特別是隨著社交媒體興起之后,“我”可以自由地表達了,并與其他讀者實現即時通信。話語權的轉移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完全的、根本的、放權式的轉移。
第四是表決權的轉移。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很多調查工作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表決。
互聯網商業活動的自生秩序正在生成,并不完全依賴國家立法規范、政府監管和法院強制。在互聯網背景下,參與網絡購物與網上金融活動的消費者權利有了商業模式和社會化的公益模式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既可以是互聯網企業構建的營銷平臺和服務渠道,也可以充當消費者對它進行批評、監督和投訴的維權平臺。通過互聯網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費者進行聯絡,了解有關信息,在自身努力下可以進行一系列權利的保障和實現。
互聯網時代的監管任務
講到互聯網上消費者的權利,往往相對應的是互聯網上經營者的義務;同時,有權利就有相應的義務。所以,在設計金融產品和交易結構時,要考慮如何保障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利,如何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權利義務的平衡。
互聯網金融類企業要始終抓住金融消費者這個中心,既要發現和挖掘金融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開發出更多產品來滿足這些需求,也要在金融服務和營銷過程中保障和實現金融消費者權利,注意加強安全保障和進行風險防范。同時,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也要注意尊重和維護互聯網金融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性。
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火爆,對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力,某些互聯網金融機構或偽互聯網金融機構也出現了一些風險事件和潛在的風險隱患,很多人都在呼吁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立法規范和監管介入。將來互聯網金融立法規范的根本任務在于保護金融消費者權利,應該以這個為中心,適度向弱勢的金融消費者傾斜,來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和法律體系。
在互聯網金融加劇混業經營的情況下,將來的監管應當統合監管,而不僅僅是對互聯網金融經營者進行監管。立法必須突破權力主導和機構監管的傳統思維,防止行政權力在中間的濫用,而是要以權利保障作為互聯網金融立法與監管的基本宗旨。
擁抱互聯網做互聯網世界的新移民
在互聯網浪潮猛烈來襲時,無論是商業企業還是社會組織的領導者,如果還沒有想到用互聯網工具,沒有養成互聯網精神,就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機。如果你拿著別人創造的舊理念、舊工具,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掌握了本領,說明你的創新思維遠遠不夠。我們的傳統企業和社會組織也要盡快適應O2O的發展形勢,加速學習互聯網知識和運用互聯網工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向更年輕的“90后”、“00后”這樣的互聯網世界的原住民學習,他們天生就懂得互聯網世界的精神和法則。我們應以開放的胸懷成為互聯網世界的新移民,重新建立一種與之相適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現在我們很多人是靈魂跟不上腳步,他們的身體已經進入了無所不在的互聯網世界,可是他們的靈魂還停留在舊的時代。
(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