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4-12-26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國4G發展太給力了!”這幾乎是整個產業鏈伙伴2014年最由衷的一句話。
2014年,中國移動創紀錄地建設了70萬個4G基站,建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泛的網絡,再加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4G建設,2014年中國4G的發展,為全世界的4G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巨大的規模優勢,今后全世界的運營商都將享受到中國4G發展帶來的成果——技術更加成熟,客戶體驗更加優異,單位成本更低。這里我們攫取一組由于中國4G大發展而帶動和促進的技術創新成果,希望這樣百舸爭流的創新大繁榮局面能夠不斷上演。
4G基站創新成果脫穎而出
在2014年中國三大運營商波瀾壯闊的4G網絡建設中,在中國移動創紀錄地興建了70萬個4G基站的背后,是一大批4G基站創新成果的脫穎而出。
可以看出,4G時代基站產品正在向硬件平臺共享化、產品小型化、形態多樣化方向發展,軟件無線電技術的商用,推動多制式融合基站的發展。
場景覆蓋的優化和大容量的需求,催生基站的多樣化。小蜂窩基站可以為市場上的4GLTE廠商創造解決方案。對移動寬帶爆炸性的需求促使整個行業向大容量的4GLTE網絡發展。市場見證了新的小蜂窩基站技術的發展,例如OBSAI/CPRI、SoC、回程線路的新形式,尤其是SON,同時也見證了新的網絡架構的發展,包括cloud-RAN、緊湊型和模塊化的無線單元、基本頻帶池、集成天線的無線電。
為滿足室內深度覆蓋、室外熱點地區和高鐵等場景覆蓋的需求,各種形態的基站共同組成LTE異構網絡,滿足不斷增長的覆蓋和容量需求。比如華為的LampSite室內覆蓋方案是一個多天線系統,目前一個接入點支持兩發兩收,更多接入點可組成天線陣列,有利于未來分布式MIMO技術的采用,可以充分發揮4G多天線、智能天線技術的優勢,讓室內覆蓋的頻譜效率更高。
基站產品的小型化成為趨勢。大容量BBU硬件、寬頻RRU、無線射頻前端的寬帶化、寬帶功放等器件的發展,將提高產品的集成度,推動基站產品的小型化。比如,愛立信最新小蜂窩產品RBS6402,這是一款融合多標準、兼容混合模式功能、能提供300MbpsLTE下載速率的室內微微蜂窩基站。它只有一個平板電腦大小,不僅靈活而且面向未來,是唯一一款兼容多載波、多標準且具備混合模式的小蜂窩。
此外,軟件無線電技術可以使不同技術體制共享同一套硬件平臺,這意味著同樣的硬件模塊可以配置為GSM、WCDMA、CDMA、LTE等多種制式,甚至支持一個硬件兩種制式。硬件平臺共享化可大大降低運營商網絡演進的成本和運維成本。
還有,射頻部件與天線緊密結合的有源天線是充分利用無線信道空間資源的最佳方式,成為移動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天線正逐步向寬帶化、多頻化、電調化、一體化和有源化方向發展。
CRAN成為4G、5G無線接入網絡架構的發展方向之一。經過我國推動,大規模集中式基帶池研究工作已接近完成,基帶池虛擬化正處于樣機研發階段,BBU-RRU接口數據壓縮、面向CRAN的低功耗通用處理器平臺的研發工作也將在2015年啟動。如果CRAN涉及的核心技術問題能夠在近兩年內全面攻克,將有望引入未來的4G或5G網絡架構中。
4G芯片與終端迎來大爆發
2014年芯片市場的一個重要特征是4G芯片市場的迅速升溫,據咨詢公司SA的統計和預測,2014年LTE終端芯片出貨量有望接近5億片,占移動通信芯片總出貨量的35%,4G芯片市場已經成為移動芯片主流企業的必爭之地。
多模多頻是4G終端芯片的重要特征,技術開發難度較大,市場一度供不應求。
高通公司在這一年表現優異,在低中高端全面發力,堪稱4G市場的最大贏家,其驍龍品牌也得到了市場前所未有的認可,尤其是其驍龍801處理器,以優異的性能成為眾多廠商旗艦手機的選擇。
就國內產業而言,由于TD-LTE對國產手機制造商產生強勁帶動作用,手機廠商的技術和市場能力正在向上游芯片業輻射,形成國產芯片廠商特有的商業模式。華為手機與海思半導體在市場上的相得益彰有目共睹;中興也大幅度加大了對手機芯片的投入,技術實力增長迅速。同時,我國產業界也加大了產業整合的力度,以應對未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中芯國際與高通合作成功生產28納米驍龍處理器則標志著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使我國芯片產業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相比芯片產業,2014年我國終端產業的表現要更為出色。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有3家來自中國。華為、小米和聯想的市場份額總和同比增長4.1%。蘋果和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總和為37%,同比下降7%。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報告則顯示,盡管三星仍然是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但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已有5家中國公司入圍,而在國內市場,國產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近80%。
今年來,中國手機廠商加快了技術創新步伐,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構成的“中華酷聯”陣容以及小米等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依靠高性價比產品以及積極有效的互聯網營銷和“走出去”戰略,實現了銷售量和市場份額的雙贏攀升。國產手機在這一年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品牌價值迅速提升,部分手機出現了真正供不應求的局面。更為可喜的是,領先的國內手機廠商逐步拋棄“機海”戰術,開始走精品路線,以獨特技術打造個性化產品,其技術和功能創新開始引領世界終端發展潮流,今年評出的中興星星2號就是這些手機的一個杰出代表,星星2號以領先的聲控技術引領智能終端新的發展潮流。
后4G時代移動網演進路標清晰
隨著中國4G牌照的發放,4G在全球已呈普及之勢。今年中國移動建成70萬個4G基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啟動了混合組網試驗。正如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所說,2014年中國的移動運營商和廠商都在創造奇跡,4G網絡在短期內即實現了全國性覆蓋,廠商的移動網絡設備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中國4G的蓬勃發展引爆了全球4G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網絡并沒有停止演進的步伐,正有條不紊地從4G走向未來的5G。早在2012年,ITU就開始籌備啟動新一輪的IMT.Vision(愿景)研究工作,旨在研究面向2020年及未來的IMT市場、用戶、業務應用趨勢,并提出未來IMT系統的總體框架和關鍵能力。歷經兩年的研究,5G愿景的主體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業界逐漸對下一代IMT系統的特征達成共識:5G系統將支持更多類型的業務并適用于多種場景,一系列新的能力將在原有系統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基礎上與不同的使用場景更緊密結合,從而滿足不同業務和場景對5G系統能力的差異化要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并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用戶和業務趨勢方面,5G將在大幅提升以人為中心的移動互聯網業務使用體驗的同時,全面支持以物為中心的物聯網業務,實現人與人、人與物和物與物的智能互聯。
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國內外廠商紛紛啟動了5G相關研究,并致力于讓一些準5G技術提前在4G時代為移動網絡服務。華為發布了4.5G戰略,通過更多的天線陣、更先進的信號調制等方式來實現更大容量、更低時延、更多連接數。中興通訊提出Pre5G的概念,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中,將MassiveMIMO等5G技術直接應用到4G網絡,在充分利用現網資源的同時,實現網絡性能的極大提升。愛立信也與運營商積極配合,將創新的三載波聚合等技術應用于4G網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益稀缺的頻譜資源。
移動通信的發展腳步從未停歇,在技術領域,廠商們在4G戰場已經開始為未來布局,高頻段、超帶寬、多天線技術、干擾抑制、D2D、多跳通信、頻譜共享等技術正不斷發展成熟,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將為4G網絡增添活力,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好的移動寬帶體驗,同時促進移動通信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4G商用推動配套產業鏈加速成熟
國內三大運營商的4G網絡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到今年年底,中國移動將建成70萬個4G基站,投資超過2400億元,4G無線網絡將覆蓋340座城市;中國聯通到今年年底也將建成10萬個4G基站;中國電信基站建設量預計將超過6萬個。4G時代的到來也帶動了產業鏈相關配套產品的增長。相關研究機構認為,4G投資將是一個持續5年以上的,推動移動網絡發展的同時也推動配套產業鏈發展的過程。無線設備配套廠商、機房配套設備廠商,以及網絡覆蓋優化企業等,將分享4G產業鏈投資的巨大紅利。
測試儀表:隨著4G規模性的建網啟動,網絡的建設、運營與維護中需要大量的測試測量儀器和系統。多種類型的測試設備和應用技術,如研究和開發、制造、安裝、維護和監控等,將推動整體LTE測試設備市場的增長,將為無線測試設備供應商創造無數機會。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LTE測試設備市場到2018年將增至28.456億美元。在市場需求推動下,全球眾多測試測量供應商均結合自家技術特點,展開搶抓LTE芯片至終端全產業鏈測試商機的競賽。
電源:4G帶來通信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將極大利好通信后備電源市場。根據經驗數據預測,4G網絡前期建設對通信電源的新增需求就將超過百億元,并且隨著網絡建設的深入鋪開,還將產生更大需求。事實上,因4G網絡建設帶動,在近期中國移動2014年的招標中對通信電源的需求量已比2013年大幅增長。由于4G網絡建設將主要以提高網絡覆蓋、擴展網絡帶寬為目標,對通信電源的小型化、高效節能將提出更高要求,行業龍頭企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機會。
射頻器件:射頻器件是移動通信基站的核心部件,包括射頻器件和射頻結構件。
天線:終端及相關配套行業將在4G規模應用后開始受益,尤其是基站天線需求有望增加。業內有關人士表示:“經過核算,截止到TD-SCDMA四期工程,約83%的天線、60%的室外RRU及89%的BBU設備可以直接升級支持TD-LTE,升級方式將是快速部署TD-LTE網絡的一個重要方式。”
光纖:由于4G采用的接入頻段比2G、3G更高,基站覆蓋半徑減小,必然需要更多基站。無線只是從基站到移動終端進行信號傳輸,其他環節都是通過有線的方式實現的,包括射頻天線與基站的連接、基站及局間的傳輸都需要用到光纖光纜。中國移動目前的基站回傳全部都是通過光纖網絡實現的,龐大的基站數對光纖傳輸的品質要求也會相應提高,高品質的傳輸網絡需要低損耗的光纖進行接續,從而有效確保無線網絡的傳輸質量。
(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