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08-20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這款產品用戶體驗很好,再也不想使用騰訊微信了。”面對有4億用戶的微信,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沒有掩飾易信的“野心”。
8月19日,中國電信和互聯網大佬網易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并推出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移動IM)“易信”,目標直指騰訊微信。
作為移動IM領域的新人,易信是否真具有抗衡微信的實力?還是只是王曉初的“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繼此前中國聯通與微信合作微信沃卡之后,又一家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就OTT業務的又一次“聯姻”。
易信破殼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爆料稱,王曉初已與網易CEO丁磊專門會面,雙方當時洽商的合作是:以中國電信旗下翼聊這款即時通信軟件為基礎,加上網易的技術支持和配合,來打造一款能與騰訊微信相抗衡的社交工具。
如今,這一計劃最終落實面市。中國電信與網易此次成立的合資公司為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2億元,專門運營合作打造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
易信就是合資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其前身是“翼聊”。按計劃,易信1.0的Android和iOS等不同平臺版本將會陸續向外界發布,此前Android版已能下載使用。
據介紹,相比于微信等同類軟件,易信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具備跨網免費短信、免費電話留言等功能,實現App與手機、固定電話的互通。此外,中國電信還會針對易信電信用戶實行免流量優惠。
目前,微信的用戶數已經超過4億,目前已經開始嘗試商業化運營,打飛機以及天天愛消除兩款游戲也得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作為新人的易信想要PK微信,猶如虎口奪食。
但易信的野心不小。據翼信公司總經理張政透露,易信的短期目標是6個月內注冊用戶過億,活躍用戶的規模要超過5000萬。
直指微信
“雖然易信具備跨網免費短信、免費電話留言等獨特功能,整體用戶體驗不錯,但要想與微信競爭,易信還顯得太過稚嫩。”獨立IT咨詢顧問付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于微信,易信的社交關系導入能力較差,微信的快速崛起與QQ強大的社交關系鏈有直接原因,而首版易信的社交導入能力顯然相對較弱,雖然通過手機號碼注冊可以快速匹配通訊錄內的聯系人成為易信好友,但對于剛剛上線的易信來講,通訊錄內可添加的好友微乎其微。
昨日,記者下載了易信軟件,嘗試了“免費短信”和“電話留言”等功能,但發現送達率較低,對方并不能收到記者發送的短信和電話留言。
“所謂的對抗微信是一個邏輯陷阱。每個領域都只有一個老大,但可以有很多成功者。”德國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認為,如果說易信的推出只是為了對抗微信,那么它從一開始就輸了,易信該做的是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
“市場新進者面臨阻礙較大。”易觀國際分析師靳晴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由于微信已經建立起一定用戶使用習慣的壁壘,加之騰訊資源豐富,運行即時通訊應用的經驗豐富,市場新進者面臨阻礙較大。就目前來看,未來易信能否對微信造成實質上的沖擊,仍需易信后續功能的跟進和加強。
“聯姻”成風尚
譚炎明認為,雙方的合作是電信“去電信化”思維的體現。電信的翼聊證明它是有這方面業務開發能力的,但是電信作為國企,運營互聯網業務時會遇到決策效率等影響,有時使得優勢變為雞肋。所以電信這次選擇和網易合作,跳出現有機制進入市場。而網易也希望通過運營商的資源加強實力,雙方互相倚仗,沖擊市場結構。
“易信走向如何,還要看合資公司未來如何運營,管理層如何向電信、網易兩個股東交待。”付亮說。
據悉,在合資公司中,中國電信投資占大頭,股份占比合資公司的73%,網易占比23%。
譚炎明認為,合作成敗關鍵在于23%。“從股權分配來看,電信是要把易信做成自有產品,但產品創新其實主要還是靠網易,電信要避免像100%控股那樣的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兩個多月前,由于種種原因,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服務商與電信運營商的矛盾還非常激烈。當時,中國移動還帶領其他運營商“圍剿”微信。
從現今的趨勢看,運營商大有擁抱“OTT服務商”之勢。此前,中國聯通與微信合作的微信沃卡已經在廣州開始發售。
“OTT業務一直是各運營商關注的重點,各運營商對于即時通訊也是蓄謀已久。此前之所以圍剿微信,主要是出于自衛性考慮。”靳晴表示,但運營商也發現,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開發IM是合作共贏。
中移動怎么辦
勒晴認為,目前三家運營商已顯示出策略上的差異。但實際上,聯通和電信的差異并不大,都是為IM產品提供管道。但不同的是,聯通選擇了市場上現有的即時通訊應用進行合作,而電信選擇研發新的應用。
至此,聯通、電信都找到了“小伙伴”,那中國移動又該何去何從?
其實,移動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為的。兩個月前,中移動的Jego橫空出世,集成了跨終端的短信、語音等功能,同時大打海外漫游牌,一度引發強烈關注。但Jego出師未捷身先死,發布還不到一個月,官網就出現一紙突然通知,宣布因“技術原因還需要調試”,將暫時停止新客戶注冊,并關閉中國內地用戶在境內使用的部分功能。
“中國移動內部有問題,近幾年中國移動的高管頻繁落馬,且大多是數據業務部門。同時,2011年開始醞釀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至今還沒有掛牌。”付亮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員工不敢碰互聯網這塊兒。
譚炎明認為,對于中移動而言,很難找到強勢的合作伙伴。一般而言,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合作至少一方是弱勢群體,像微信就很難和移動合作。雙方都是領先者,都想爭取對方的底線,便沒有了合作基礎。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