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3-05-08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蔡武在作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報告時指出
記者張媛受國務院委托,文化部部長蔡武今天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作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蔡武表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只是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蔡武說,我國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完成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
蔡武指出,我國文化企業“軟、小、散、濫”的問題比較突出,精品力作和知名文化品牌較少,國際競爭力較弱,大規模、高水平、產業鏈完整的龍頭企業和文化領域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仍待進一步培育,文化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蔡武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少數尚未完成改革任務的院團加快改革步伐,做好督查、驗收、表彰等工作,促進已完成改革任務的院團“回頭看”,提高改革質量,鞏固改革成果。繼續推進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工作,督促中央和地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抓緊完成轉企改制任務,特別要重點推進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工作。
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在不斷加大
本報北京10月24日訊 記者張媛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弘揚。
報告介紹,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穩步推進。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圓滿完成,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近77萬處。完成了長城的測量和數據公布。申遺工作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巡視、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文物保護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針計劃”等文物保護科技重大專項取得顯著成果。
報告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重要進展!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公布施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形成了“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和“生產性保護”等完整的保護思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共收集珍貴實物和資料29萬件,普查文字記錄20億字,拍攝圖片477萬張,普查資源總量近87萬項。
文化產業成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本報北京10月24日訊 記者張媛“文化產業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标P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如此表示。
據介紹,我國文化產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目前文化部命名了273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8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8個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涌現出了一批總資產和總收入超過或接近百億元的大型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截至2012年8月底,共有38家文化企業在A股和香港H股發行上市;啟動實施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加強文化科技集成創新與模式創新,通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了62個項目,投入經費6.2億元。
報告指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與人民群眾需求有一定差距,總體規模與發達國家差距仍然較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需矛盾突出,“有效供給”相對不足,與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有一定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份額相對較小,文化產業要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
報告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創新,為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文化“走出去”渠道有待拓寬
本報北京10月24日訊 記者張媛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我國文化貿易逆差仍然較大,文化“走出去”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
據介紹,今年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總成交額突破1432.9億元,其中出口交易額超過115.2億元。2011年共有55部次影片在18個電影節上獲得82個獎項,55部國產影片銷往22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圖書和期刊等出版物已進入193個國家和地區圖書館,報刊發行覆蓋89個國家和地區,有6000多種期刊通過數字平臺進入西方國家。圖書版權進出口比由2002年的15∶1降至2011年的2.1∶1。我國核心文化產品出口額從2001年的30.85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186.88億美元,增長超過5倍。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文化“走出去”仍以對外文化交流為主,文化貿易所占比重仍顯不足,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有待拓寬,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推動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走出去”的能力有待提高。
報告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有力支撐。
將加快互聯網信息傳播立法
本報北京10月24日訊 記者張媛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文化立法工作,積極推進文化法制建設。
報告介紹,我國文化立法進程加快。這些年來,我國制定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文化產業振興、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高了文化建設法制化水平!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公布施行,《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修訂出臺,公共圖書館法、《古籍保護條例》等立法工作順利推進。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特聘法律咨詢專家制度、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基地試點工作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報告指出,下一步將加強在法律層面對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和設計,加快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文化市場、互聯網信息傳播、廣播影視等方面的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文化產業振興、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法制保障。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