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2-11-23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剛剛結束的十八大給文化產業界人士帶來振奮:不僅“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成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把文化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格局當中通盤部署。
在此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應運而生。“讓我們一起出發,共同去尋找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的標志性人物”——在光明日報與中國建行合辦的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啟動儀式上發出的這個邀請。“一石激起千層浪”,從11月6日活動啟動以來,在社會上反響強烈。為什么要舉辦這樣一個活動?會推薦出怎樣的年度人物?對行業會有怎樣的推動作用?大家猜想著,期待著。
年度人物:一個有影響力的展示平臺
鏡頭:11月6日,光明日報社。“讓我們一起出發,共同去尋找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的標志性人物”——光明日報與中國建設銀行聯合主辦的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啟動。近日來,在文化產業界引起熱烈反響,各方人士表示希望將“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公益品牌。
2009年國務院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光明日報開始系統報道文化產業,那時就希望每年能篩選和梳理文化產業當年的標志性人物和事件。2010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產業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推選“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的意愿更強烈。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確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今天,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大好形勢下,“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終于啟程了。
現在有底氣,發起這個活動,是因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由小到大,規模實力明顯增強,促進轉方式、調結構的作用日益顯現,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8%,“十二五”還將達5%以上,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現在有時機,發起這個活動,是因為全社會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文化產業不僅是文化系統的“小文化”,而是要融入國民經濟的“大文化”,文化產業不僅是文化部門的領導管理,而是黨政“一把手”工程,“文化強省”、“文化強市”成為不少省市的發展目標;
現在有自信,發起這個活動,是因為《光明日報》在文化建設中應承擔起相應的歷史使命。文化產業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產業化和市場化,而要強調其社會效益,要堅持正確的導向,要注意承擔社會責任,要維護社會的團結和諧,這其中,媒體的正確引導必不可少。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