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2-09-11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九部門與北京市政府共同發布的我國國家層面第一個科技金融指導性文件《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對天使投資給予了重點關注。
《意見》提出要大力培育天使投資人,研究出臺支持天使投資發展的政策,培育天使投資者隊伍,引導鼓勵境內外個人開展天使投資業務。建立創新創業項目庫,引導鼓勵為天使投資服務的中介組織體系發展。鼓勵建設促進天使投資發展的聚集區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天使投資發展的氛圍。
天使投資位于創業投資產業鏈最前端,投資對象是處于種子期的項目或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投資失敗率的特征,目前在我國的發展尚不充分。不過,高風險也意味著高收益,隨著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天使投資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天使投資人的參與,并且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天使投資人日漸活躍
“天使投資人多指富裕的、擁有一定的資本金、投資于創業企業的專業投資家。”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羅玉介紹。
據了解,美國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了可以成為天使投資家的“經鑒定合格投資者”的標準:投資者必須有100萬美元的凈資產,至少20萬美元的年收入,或者在交易中至少投入15萬美元,且這項投資在投資者的財產占比不得超過20%。
目前,我國天使投資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成功企業家、成功創業者等為主的個人天使投資人,他們了解企業的難處,并能給予創業企業幫助,往往積極為所投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比如戰略規劃、人才引進、公關、人脈資源、后續融資等,在帶來資金的同時也帶來關系網絡,是早期創業和創新活動的重要支柱;另一類是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大型企業的高管以及一些行業專家,他們雖然沒有太多創業經驗和投資經驗,但擁有閑置可投資金及相關行業資源。
羅玉表示,隨著我國天使投資的發展,朱敏、李開復、周鴻祎等近年來耳熟能詳的天使投資人逐漸增多,在新東方徐小平、騰訊曾李青等人的帶動下,國內成功的民營企業家正逐漸成為天使投資的主力軍。一批活躍在南方幾省的 “富二代”投資人也構成了我國天使投資人群體的一部分。
與國外相比,目前我國天使投資人數量仍有很大差距。有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大約有32萬天使投資人。而據清科數據庫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國內參與過至少一起投資的個人天使投資人不足500人。
天使投資人對于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作用正在顯現。據了解,在中關村示范區,天使投資群體極為活躍,并進一步組織化,開始探索聯盟化形式運作。2008年5月,柳傳志、段永基、王文京、王小蘭、嚴望佳等50位企業家發起成立中關村企業家天使投資聯盟。中關村企業家天使投資聯盟提出了“天使投資+創業輔導”兩線并舉的工作思路,為創業者進行企業家管理經驗的輸送和輔導。還涌現出了雷軍、薛蠻子、鄧峰等一批活躍的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對于早期的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具有直接的巨大推動作用,《意見》對促進天使投資發展的強調非常有意義。”中關村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曾軍表示。
機構化天使投資增多
據了解,目前除了以個人投資為主的天使投資模式之外,兼顧個人和專業投資機構雙方優點的機構天使正力爭在當前的投資方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個人為投資主體的天使投資模式,無論是對初創企業的幫助還是自身的投資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單個天使投資人均各自具有自己的優勢,如專業知識、人際關系等,互相聯合起來以團隊或者基金的形式進行投資,能夠優勢互補,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比于個人天使,機構天使在進行投資時會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有嚴格的盡職調查和立項過程,決策時的主觀因素相對較少。”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李芬表示。
據悉,在天使投資行業發展早期,只有少數機構天使參與,如2006年僅有3只天使投資基金成立,包括天津濱海天使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等。此后,各類天使投資基金紛紛成立,支持高科技初創企業的發展。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至2012年上半年,國內共成立市場化運作的天使投資基金58只。尤其是進入2011年之后,天使投資基金數量激增,當年便成立19只天使投資基金。2012年上半年,已設立13只天使投資基金。
在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中,比較突出的有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設立的成都高新區創業天使投資基金、重慶市團市委聯合設立的重慶市青年創新創業天使基金、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設立的深圳市創東方富星投資企業和A8音樂首席執行官劉曉松設立的青松天使基金等。從中可以看出,天使基金背后的出資方開始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
從實際情況看,機構天使主要分為三類:長期從事天使投資的個人單獨或聯合成立機構天使,以尋求更高效的投資和管理;具有政府背景的機構天使,通常是政府牽頭或出資設立;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VC/PE)設立的機構天使,目的是進入投資產業鏈前端。
李芬表示,機構天使較之個人天使更具競爭優勢。機構天使通常是幾個創始人自己管理或有專門的管理團隊,所涉及領域的覆蓋范圍會比個人天使多,在時間和精力方面也都能夠更好地參與投后管理,幫助公司制定發展戰略和完善盈利模式。同時,能加強與VC/PE的互動,幫助企業再融資,通常情況下企業獲得了機構天使的投資后,再次成功融資的概率更大。
良好投資生態鏈是發展關鍵
“目前,監管缺失、‘占大股’現象、‘假’天使攪局、退出不暢等問題,是整個天使投資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李芬表示,天使投資行業的健康發展,核心在于打造良好的投資生態鏈。這條生態鏈涉及天使投資活動相關的外部法律政策環境、投資團隊和投資策略、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務、投資方的競爭方式等。
據了解,目前除了地方性的《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天使投資人備案登記非行政許可審批和登記實施辦法》和《成都高新區創業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還沒有全國范圍的法律政策來規范天使投資者的行為,天使投資活動的規范性只能靠良好的自我約束和互相監督。
李芬介紹,由于尚不成熟的信用體系和不健全的商業誠信系統,一些個人天使和機構天使在進行投資后只能采取先控股,再根據創業者的實踐逐漸改變其控股地位的方式。當企業需要再融資時,處于控股地位的天使投資方可以適當退出部分股份,以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和自身的利益。
在投后管理上,由于天使投資所投企業都是剛剛起步的項目,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都不成熟,在后續跟進上需要天使投資方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此外,由于天使投資的階段都屬于早期,所需資金較少,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要求更多的融資來支撐企業做大做強,天使投資方與VC/PE的互動合作變得極為迫切,急需打通整個投資產業鏈條。(來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