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2-06-2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進入2012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信貸增速持續低于預期,出乎許多研究者的意料。從實際調研的情況看,除了部分商業銀行面臨存貸比等監管指標約束導致投放能力受到限制外,一個重要的現實原因是,實際信貸需求強烈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房地產行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新增信貸需求受到監管政策的嚴格約束。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小微金融等領域受到金融主管部門的積極鼓勵,但是商業銀行在經濟增速平穩回落、小微企業盈利回落、經營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則普遍對此領域持異常謹慎的態度,導致在經濟回落時期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度繼續加大。這從一個特定的角度顯示,中國當前的金融體系在服務于小微企業群體等方面離實際需求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需要通過金融改革來突破。
中國的金融改革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集中表現在以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上市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的市場化重組取得顯著進展,面向大型企業的金融服務有了明顯改進,因為大型金融機構日益在重組改制過程中將業務重點日益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這也使得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金融服務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在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中國的金融改革應當如何推進?從金融改革已經取得的成就和當前實體經濟對金融業的現實需求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相對滯后,利率市場化等推進相對謹慎,經濟相對欠發達的農村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從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總體要求出發,小微金融服務的改進與上述實質金融服務需求都程度不同地相關,并有潛力成為下一階段金融改革的重點。
一、圍繞小微金融服務,當前應積極調整金融結構,培育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促使不同的金融機構在小微金融服務中找到其定位,使其與小微企業的實際需要相匹配。需要針對小微金融的不同金融需求,為不同的金融機構找到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商業定位與可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要積極發展村鎮銀行、小貸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同時要推動大型的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大型商業銀行要通過建立差異化的考核機制和商業模式推進客戶結構調整。
二、適當放寬金融市場準入,鼓勵小貸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的發展。面向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業的嚴格準入管制導致競爭不充分,直接提高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而且嚴格的準入管制,帶來了顯著的牌照溢價,也使得金融機構往往習慣于依賴牌照管制帶來的溢價等來經營,內在改進經營管理的動力不足。因此,應當適當放松管制指標,以促進小貸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并通過引進新的小貸公司促使競爭來降低小微企業貸款成本。
三、以支持小微金融機構發展為突破口,推進利率市場化,探索小微金融機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小微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小微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所獲得的收入可以覆蓋其營業成本和資金成本,以實現其獨立生存并不斷發展壯大,小微金融機構的財務可持續性是其主要內容之一。
四、應鼓勵優秀的小貸公司轉制成村鎮銀行。從機構規模以及客戶定位方面看,村鎮銀行客觀上可以結合大型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二者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方面的一些優勢,例如大型銀行的風險管理制度和監管框架以及小貸公司的區域特色和靈活機制。
因此,有必要在堅持 “只貸不存”的前提下,必要時適當放松其他制度限制參數,從而讓那些在實際經營中表現非常優秀的小額貸款公司晉級為村鎮銀行,以擴大其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方面的能力。同時,小貸公司謀求向銀行轉型,實際上是嘗試將小貸公司的資金來源直接與公眾資金聯系。
五、應適當放松小貸公司從銀行融資比例的限制。在堅持小貸公司“只貸不存”的原則前提下,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的負債率上限,允許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小貸公司能從銀行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替代民間融資、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潛在風險,又能提高小額貸款公司放貸規模,更好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還能提高小貸公司的經濟效益和小貸公司合法合規經營的積極性。
六、應盡快出臺針對小貸公司的扶持政策,降低小貸公司稅收負擔。《意見》適當放松了貸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最高可以為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某種程度上給了小貸公司的小微金融服務提供了一定的風險補償空間。
七、支持微型金融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使各類金融機構更為便捷地參與到小微金融市場的競爭中。大力支持微型金融機構進行基礎設施改善,尤其是結算系統暢通和征信系統的接入,使微小金融機構能夠充分參與到銀行業的競爭中,不僅有利于小微金融機構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中國金融機構的改革,使微型金融機構更好的發揮其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
小微金融機構由于經營性質和組建形式決定了該類機構在支付結算方面的天然弱勢,結算方式難暢通,無法開展對公業務,辦理銀聯卡業務,是目前微型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村鎮銀行此問題尤為嚴重。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