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2-06-26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5公里、400米、140米、30米、無縫對接……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上演完美“太空之吻”。
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的成功,令國人為之驕傲。在這一令人矚目的事件背后,許許多多的企業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盛產”高科技企業的國家高新區。
從適應高真空、高低溫等嚴酷環境的關鍵零部件、核心材料,到實現高度系統協同的信息化管理軟件,再到在地面為“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保駕護航的伺服系統,這一系列“高精尖”技術均來自于國家高新區企業。
從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升天,到“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高新區企業勇攀科技高峰,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服務神九天宮對接
看到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航天員們在太空科研實驗間隙,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自如地在腳踏自行車上鍛煉身體,貴陽高新區企業林泉航天電機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強感到由衷的欣慰。林泉電機生產的航天微特電機,讓這輛特殊的腳踏自行車得以在太空艙內正常運轉。
不僅僅是腳踏自行車上的航天微特電機,林泉電機此次共參與了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熱控、對接機構、醫監與遙測、乘員和空間新技術試驗七大分系統的配套研制任務,涉及30多種關鍵產品。
陳強介紹說,“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絕大多數艙內精密微特電機和所有艙外精密微特電機都是由林泉電機提供的。此外,我國歷次載人飛船、艙外宇航服和天宮實驗室中80%以上的精密微特電機均由林泉電機配套,在歷次太空飛行試驗中均圓滿完成任務。
由于航天任務是一個極其龐大和復雜的工程,過去產生的紙質文本資料的重量經常以噸來計算。而現在,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能夠實現這一改變,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北京神舟航天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開發出的IDS系統和AVIDM系列軟件產品功不可沒。
據了解,神舟軟件基于神通數據庫開發出的應用管理系統——IDS系統成功應用于“神舟九號”飛船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目前,IDS系統已經管理了存儲在神通數據庫中的12000-14000多臺設備、40多個表單類別等。其中,每臺設備包含12-18張表、200個數據項、超過2000個數據記錄。使用了基于神通數據庫的IDS系統后,數據項的統計由原來的十幾天縮短為幾分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減小了設計差錯率。
神舟軟件開發的基于AVIDM的系列軟件產品,則使“神舟九號”飛船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等一系列航天產品的研制數據、計劃管理、產品研制進度等全部實現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航天型號的研制效率。
6月16日18時56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九號”飛船的準確發送與回收,還需要大量在地系統的配套服務,其中就有來自自貢高新區的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來自桂林高新區的桂林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大西洋焊接材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產品成功應用于此次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射系統與搜救系統。作為目前國內焊接材料行業惟一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焊接材料行業惟一的國有控股公司,大西洋焊接材料在國內同行業中擁有最強的研發能力,有60多個產品先后榮獲國家、部、省、市科技成果獎,多項產品填補我國焊接材料的生產空白。正是因為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大西洋焊接材料多次應用于“神舟”飛船。
在此次“神舟九號”發射過程中,星辰科技研發的用于“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基地、回收基地、衛星信號陸上跟蹤監控站以及海上跟蹤雷達的星辰伺服系統裝備大放異彩,為此次發射保駕護航。星辰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星辰伺服系統應用于車載、艦載、機載等各種裝備,以及“遠望”號遠洋測量船、“神舟”飛船地面跟蹤系統等國家大型項目,在“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回收中均圓滿完成了任務。
不斷攀登科技高峰
與星辰科技一樣,絕大多數服務于此次“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任務的企業都不是“新手”,在1999年發射“神舟一號”飛船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相關科研項目的攻關,并持續貢獻于我國航天事業。
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從航天員出艙活動到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一步步攀登新高峰,這對應用于載人航天工程的產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此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將第一次實施手控交會對接,傳統的摩擦式離合器體積大、壽命短,不適用于空間環境。林泉電機的科研人員經過長期攻關,通過大量論證分析和試驗驗證,并與分系統反復配試,終于攻克了宇航用無接觸式安全離合器技術,填補了我國航天領域的技術空白。
另外,此次載人交會對接是航天員第一次訪問在軌飛行器,第一次進行10多天的載人飛行,這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內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配套特種電機及控制器在高可靠、長壽命和低噪音等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技術指標。為給航天員提供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林泉電機科研、試驗人員相繼開展了高真空和高低溫空間環境條件下的永磁直流電機換向技術攻關和低噪音、長壽命電機技術攻關,使電機通過了2000次對接壽命考核,電機在轉速近每分鐘20000次時噪音達到35分貝以下,壽命遠遠超過了技術指標要求,兩項技術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同樣,神舟軟件也對其信息化系統不斷升級。從過去每年發射幾顆衛星,到現在每年發射20多顆衛星,信息化系統的不斷升級是必不可少的。
神舟軟件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開發的基于AVIDM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了航天產品協同設計,有效地降低了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更改次數,更改率降低30%;基于AVIDM的跨地域協同平臺實現了火箭發射基地與北京研制單位的系統協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為國家節省成本支出上億元;基于AVIDM的宇航研制管理平臺使“神舟九號”飛船總設計師、總指揮和總裝人員都能實時同步了解研制進度,有效地把控研制風險;基于AVIDM計劃的管理系統使航天產品研制能夠精確排期,保障產品按計劃交付。目前,神舟AVIDM系列產品在航天領域的總用戶已經達到35000余人,參與異地協同研制的人員規模超過8000人。
“隨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斷推進,載人航天三期工程的研制即將開展,三期工程主要是建立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技術試驗和應用。相對于前期載人航天用電機,空間站在軌時間更長、系統更加龐大復雜、容納人員更多、試驗項目更多、意義更加重大。因此,對林泉機電配套研制的系列航天產品提出了在長時間極端環境下壽命更長、可靠性更高、電磁兼容更好以及小型化等更高的要求。針對空間站用系列無刷直流電機和風機,林泉電機已相繼開展了空間站用系列無刷直流電動機共性技術和特種宇航風機技術等預先研究,為后續任務配套提前進行技術儲備。”陳強表示。
高新區成國家重點工程后備基地
作為智力密集、知識密集、高科技企業密集的區域,高新區成為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戰場,成為推動自主創新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戰略高地,也成為支持諸多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后備基地。
在歷次“神舟”飛船發射任務中,高新區均大顯身手。據不完全統計,“神舟”系列飛船中共有100多萬個零部件來自貴陽高新區企業。值得一提的是,貴陽高新區有多家企業參與了此次“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任務。“神舟”飛船的電容器、電感器系列產品背后都有貴陽高新區企業的身影。
此外,在蚌埠高新區,中電集團41所和雙環電子集團的產品多次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飛船配套。以中電集團40所、41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214所,安徽雙環電子集團為依托,蚌埠高新區在電子測量設備、移動通信測量設備等產品領域有較強的實力。在包頭稀土高新區,由包鋼稀土研究院蒙稀磁業公司研制的釤鈷永磁輻射環,精確為火箭提供定位、導航服務,助力“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包鋼稀土研究院就開始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提供用于火箭定位、導航的關鍵器件——釤鈷永磁輻射環,見證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上百次的成功發射……
陳強透露,林泉機電目前已經開始為“神舟飛船的后續任務進行相關科研攻關。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程中,他們將繼續發光發熱、貢獻心力。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