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1-12-1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1年12月18日,由由慧聰網和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聯合主辦的“創億杯.2011廣播電視十大優秀企業評選暨2012新年發展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盛大開鑼。頒獎盛典上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路曉俐女士作題為《中國3D頻道的發展規劃和3D相關標準》的演講,以下是全文實錄:
我首先說明一下中國3D電視頻道是目前廣電總局要求開播的頻道,這是科技司和傳媒司共同做的頻道開播的準備工作。科技司是頻道開播的一個牽頭單位。頻道的開播科技司來牽頭,充分地展現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科技是支撐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個起向導作用和支撐作用的充分的體現。3D電視頻道的開播,在近期廣電總局會統一有一個新聞發布會。所以因為現在網上和報紙上有大量的信息在傳播,我也就在今天先介紹一下3D電視頻道開播的一些情況。
3D電視頻道的開播啟動是在今年的9月下旬,總局的領導提出要求開辦3D頻道。我們到下面中央電視臺接到這個項目已經10月中旬了中間有一個行文批準的過程。3D計劃是在2012年元旦開播,這是一個試驗頻道,試驗播出,春節是試驗頻道的正式播出。3D電視頻道的開播,標志著中國3D電視的大幕正式拉開。3D一點是是繼彩色電視的革命之后,在彩色基礎基礎上又一次新的革命。高清電視實際上在標清的基礎上是清晰度的增加。慧聰網電視是根本性的變化,把我們的視覺效果變成了三維的效果。
這是一個重大的舉措,它是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發展,提升電視服務、鞏固電視市場,增強與新媒體的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就是傳統媒體面臨著一個新媒體,也就是互聯網電視還有移動電視的一些業務上的沖擊、市場的沖擊。3D電視的開播對整個傳統媒體也是增強競爭力的一次機會。這次3D電視頻道的開播,國內六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文廣、江蘇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深圳電視臺。上海和北京和中央電視臺是每家負責一個小時的節目,天津深圳、江蘇每天負責半個小時的節目。這樣每天播出4.5個小時播三次。有兩遍是重播。頻道呼號是中國三網融合試驗頻道,主要是播動漫、體育、專題片和綜藝節目。
在分工的時段內廣告由各個臺自己插入,按照總局的61號令,對廣告時間長度內部的一些限制,只要符合那個要求,各個臺自己來負責插播廣告。
3D電視頻道通過衛星覆蓋全國,各個地方的有線電視可以從衛星接收下來以后可以通過高清頻道轉發到用戶,目前是免費接收。我們這邊發射播出是由中央電視臺來負責,上星是由無線局來負責。視頻壓縮采取的是H.264編碼。
節目的質量要求是不低于高清電視節目質量,在制作環節可以達到,在播出環節目前達不到。因為我們采用的是制作環節是高清一樣的,1920×1080,50i,幅寬比是16:9。制作環節是4:2:2的采樣方式。但為什么說清晰度到用戶家里達不到高清的水平?是因為我們在傳輸最末端采用sidebyside的雙連接方式。左邊和右邊都是壓扁的圖像。所以1/2的清晰度就沒有了,接收端是達不到高清的質量的。
接收是用高清的機頂盒加上帶有3D電視功能的接收機就可以觀看。聲音是要求和高清電視的聲音從技術指標上也是一樣的,傳輸都是采用同樣的標準。
3D電視規劃是從“十二五”規劃的時候總局提出來要在“十二五”期間有十個3D電視頻道的直播能力,這是在規劃里就列入的。所以我們的第一個頻道是總局牽頭的,是六個臺合作頻道。從節目制作這塊沒有很多的節目積淀,所以初期采用這種方式。下一步各個臺的制作能力提升以后,各個臺可以獨立地申請開播自己的3D電視頻道。在3D電視的發展和相關的標準方面是國際電聯把3D電視劃為三代,也就是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兩試點的3D電視就是平面的立體顯示。第二代是多視點自動立體顯示。目前我們在市場上還沒有這種產品出現。它只是一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三代是基于對象播的3D電視。實際上這個要利用全新技術來顯示,這可能會更久遠是一個研究的方向。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D壓縮標準現在正在研究中,工信部還有廣播電視部都在致力于做標準,用自己的標準來廣播3D電視。還有相關的數字電視傳輸的PSI、SI等服務規范也在制定中。3D電視的EPE和字幕和相關的規范也和2D電視不同,都在下一步廣播電視研究院、規劃院在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
3D電視的圖像質量目前是參照了日本出的一些舒適度和安全的規范。它的視差和視點是我們要在3D電視節目制作中非常重要的參數。國際電聯將此歸納為調節-聚焦,還有會聚平面和視差。在3D節目制作中還沒有國際化的通用的標準。都在國際電聯和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地研究制定。在視差方面3D效果如果要比較強,舒適度就稍差。視差小的時候,舒適度會提高。3D的沖擊力就會減低。目前的制作我們第一步還是期望于安全,也就是不要為了突出3D效果導致觀看者帶著眼鏡看,所以第一步我們為了保證大家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有一個全世界都傾向于保守的制作。
目前在用左右拼接的方式做末端的傳輸,在接收方面就是如果采用偏振的方式來做,左右眼的分辨率還會下降。如果在接收環節采用偏振和快門的接收質量還是不一樣的。最近看到了東芝出了一款裸眼的3D電視目前沒有在業內銷售,它的清晰度是最高的,能夠達到高清的質量,因為它的顯示是基于柱狀的多角度的顯示,完全能顯示到高清的1920×1080的圖像質量。它采取LED背光。因為這種顯示方式對觀看角度偏一點就會感覺立體感下降。它采用了紅外跟蹤,家庭人口更多的時候,觀看者坐在那兒有自動的紅外的檢測,柱狀的顯示會自動地調向觀看者所坐的位置。目前的清晰度水平是不一樣的。
還有目前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機頂盒HDMI的標準,如果采用1.4A的規范,家里有3D電視,電視的端口也有SDMI1.4版。這樣從電視的原端發出一個標識信號以后,在家里選到3D節目的時候,自動轉換到3D。但目前電視機有這種接口,機頂盒的接口還買不到帶有這種接口的產品。所以剛才講的機頂盒目前的研究,不光是外觀還有內在的東西,現在都需要有大量提升的空間了。
國際電聯頒布了目前的ITU-RBT.1438的3D電視的主管評價標準。從3D圖像與2D圖像的評價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區別,評估的要素和觀看方法條件以及對評價人員和素材的要求都提高了很多。這方面的工作規劃院、研究院還有電臺以及學院也正在做這方面的標準。整個的情況就是我剛才介紹的這些。
廣播電視繼黑白電視、彩色電視之后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的時代。立體電視尚處在一個發展的初期,還存在諸多的技術、標準還有經驗都有待完善和積累。需要我們行業內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的發言到這兒。謝謝!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