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0-09-27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日前,中國的原創漫畫“四大名著”系列漫畫數字新媒體及《聊齋》系列漫畫作品成為韓國富川動漫節上的最大亮點。具有典型東方文化風格的中國漫畫,在進軍傳統西方漫畫市場時一度遭遇文化理解上的困難。近年來,受益于地域優勢及文化認同,中國漫畫在日本和韓國頗受歡迎,大量的中國漫畫企業開始重點開拓日韓市場,使其成為中國動漫“走出去”的一個新領域。
墻內開花墻外香
三國漫畫風靡日韓
隨著近年來中國原創漫畫的發展,日韓已然成為中國原創漫畫“走出去”的重要市場。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是,很多在中國無法得到認可的原創漫畫作品在日韓卻大獲成功,出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情況。
“這也是我們面對市場的一種無奈舉動,”天津神界漫畫總編創陳維東向記者說道,在中國有很多作者和出版社都改編創作和出版過《三國演義》各類形式的作品,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細致地讀過原著,導致大家對《三國演義》既非常熟悉也非常陌生。一聽到《三國演義》幾個字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定的抵觸排斥情緒。因此,漫畫版《三國演義》在創作之初在國內并沒有找到理想的出版機構進行合作,以至于投入創作的資金入不敷出,舉步維艱。
“開拓海外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講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陳維東說道,“我們想為何不將傳統題材的作品放到同為東方文化的日本和韓國去試一試,沒想到大獲成功”。目前,“四大名著”系列漫畫作品的泰文版、中國臺灣地區中文繁體版也于近期授權成功;越南版、意大利版目前基本洽談成功即將簽約。同時越南漫畫出版社對于中國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的《濟公傳奇》、《棒槌日記》等原創漫畫作品也都列入了合作出版計劃之內。
為此,陳維東表示,此次神界漫畫在富川漫畫節上的一個重點活動就是參加了中日韓《三國演義》論壇。“日本和韓國也有很多三國題材的漫畫,只是會根據本國的特色在漫畫的畫法、敘事手法上有不同而已,其實這也說明三國題材的漫畫作品在日韓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陳維東看來,此次簽約與以往不同的一點還在于突破了單純授權傳統紙介媒體的做法,通過數字化版權的授權形式,引領國內漫畫在海外市場向數字化、產業化方向全面發展。“數字化是大勢所趨,而且是拓展原創漫畫的全新渠道。我們也希望在數字化的領域加強推廣,當前手機動漫正是國際漫畫發展潮流,我們要將這一新平臺與自身文化傳統相結合,推動中國傳統文化海外輸出,使漫畫成為跨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
產業化運作逐步成熟
漫畫流水線作業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走出去”的不斷發展,漫畫產業開始出現產業化升級。自2004年以后中國原創漫畫逐漸形成并確立了具有鮮明中國符號色彩的漫畫語言,逐漸構建起中國漫畫獨特的理論體系、標準體系和創作出版體系。中式漫畫已成為當今中國漫畫市場上的主流風格、主流語言、主流漫畫形態。
實際上,漫畫已經不僅僅是以單個的個體為創作單位的作坊式生產了。陳維東向記者表示,《三國演義》系列漫畫已經開始采用流水線創作模式。“我們開創設計出一套非常獨特的流水線創作流程模式,就是像流水線生產汽車一樣來大規模地創作漫畫作品。把個人作者創作漫畫時的步驟分解為12個流程步驟:漫畫編劇、漫畫草稿分鏡繪制、流程監制、臉部繪制、鉛筆人物繪制、鉛筆背景繪制、墨線繪制、電腦黑白網點繪制、電腦平色繪制、電腦色彩效果繪制、編輯審校、出版設計。實際上在神界漫畫,不但是漫畫編劇和漫畫主筆進行前期準備的時間,所有后期流程助理也都進行了長達1年的專業畫技培訓和三國文化培訓。”
此次赴韓參展的安徽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武忠平對此也深有感觸,在他看來,不僅僅是在漫畫制作流程上要實現產業化,而且要逐步在漫畫創作方面實現國際資源整合,通過優勢互補來發展漫畫產業。
“很簡單的例子,中國擁有大量的低成本漫畫畫手和漫畫工作室,很多從業者因為整體行業環境的影響入不敷出,生存艱難。而與此同時韓國、日本甚至歐美等地高昂的漫畫成本制約了它們漫畫產業的發展,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可以雙方合作,讓很多海外的優秀漫畫創作落戶到我們的漫畫企業,然后通過在國內出版、營銷、返銷到海外等手段,促進中國漫畫企業和出版社的發展?”
為此武忠平表示,這樣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促進了中國漫畫出版、發行、創作產業整體發展步伐;第二,同時加速了中國漫畫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真正做到“走出去”。
此外,在陳維東看來,將紙介出版形式的漫畫改制為數字化、多元化的跨平臺產業化推廣內容也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們正將《三國演義》的漫畫故事進行重新改制、改編。例如將原作品進行以人物傳記系列、軍事案例系列、經典故事系列結構的重新拆解改編為漫畫電子書、有聲可動漫畫、漫畫動畫等多種形式,以適用于手機、網絡、電子書等數字化媒介的推廣需要。”
目前,《三國演義》已經準備以多種語言版本形式在iPhone的系統平臺上進行全球推廣。讓許多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漫畫讀者通過手機、電子書、數字圖書館、電視等媒介形式開始全新的漫畫體驗。
東亞文化圈成主打市場
日韓成中國漫畫企業進軍主市場
隨著此次韓國富川漫畫節的順利閉幕,日韓市場成為中國原創漫畫重要出口市場的格局基本形成。有分析人士指出,以韓國為例,中國和韓國的漫畫產業合作可以在分散市場風險、擴大市場份額以及提高漫畫質量方面起到顯著的作用。從宏觀角度來看,韓國漫畫產業處于擴張期,中國漫畫產業處于引入期,如果整合好兩國的資源,就可以構建雙贏的合作模式。
在富川漫畫節中韓漫畫家及出版機構交流會上,韓國漫畫業內人士指出,韓國漫畫市場最大的弱點是市場狹小,韓國只有5000萬人口,其市場規模對漫畫產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目前中國的市場是以漫畫雜志為中心形成的,與日本或韓國相比,在多樣性和數量方面不足,但在擁有巨大的市場方面卻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因此,韓國和中國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已經相當成熟的韓國市場擁有角色設計師、動畫設計師、商品規劃師和市場營銷專家隊伍,此外還有規模不小的漫畫創作家隊伍。而中國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市場和世界最大的產品制作能力。
為此,中國湖南天聞動漫已經走在了國際化合作的前端。作為此次赴韓參展的中國漫畫企業之一,中國湖南天聞動漫與日本角川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天聞角川公司在廣州落戶,并已經正式運營,從事以漫畫及輕小說為主,涵蓋動畫、游戲、衍生產品開發的事業。
天聞動漫總經理劉烜偉向記者介紹道,天聞角川的股份構成中,角川集團占49%、天聞動漫占51%,擁有控股權。“這樣一種合作模式,對于天聞動漫來說,有利于借鑒海外技術經驗及產業運營模式,引進優秀編創專家,培養內地的動漫人才,豐富漫畫、輕小說等作品出版及輸出;對于日方來說,這種跨國合作不僅能降低稅費門檻,享有優惠政策支持,更有利于日方進行國際版權和人才輸出,獲得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準入證。”
目前天聞角川公司已經正式開始進入運行階段。在劉烜偉看來,漫畫創作的核心因素就是制作人才,而國內恰恰缺乏這樣的創作人才。“目前國內的創作人才還是很少,”劉烜偉表示,“我們現在的人才來源有兩個,一個是業內已經小有名氣的漫畫家,例如夏達,但這樣的知名漫畫家數量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有了固定的合作企業;另一個就是企業自己培養,這需要極高的成本和時間的考驗”。
而實際上,天聞此次和日本角川公司的合作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出于對日本優秀創作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們公司已經從日本引進了多位優秀的漫畫家,一方面是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創作,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這些優秀的日本漫畫家培養中國自己的漫畫人才。因為只有本國自己的原創漫畫家隊伍壯大了,中國的原創漫畫才會真正發展。”
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漫畫起步仍需不斷努力
雖然中國漫畫事業在海外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但不可否認,中國的原創漫畫事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陳維東表示,中國漫畫產業還遠遠落后于日韓。首先,中國漫畫界專業的高素質圖書策劃、編輯、經營管理人才相對不足,漫畫編輯的經驗相對欠缺,不能夠達到中國漫畫高速發展的整體形勢需要。其次,相較于日本、韓國、歐美等漫畫發展成熟的國家,中國漫畫在漫畫創作意識、風格、題材、表現形式方面相對還比較單一,不夠多元化。讀者年齡層次、興趣層次還沒有豐富和拉開。所以中國漫畫在這個特殊的發展階段更加需要積極地向日韓、歐美漫畫同行進行學習。通過更多參加像韓國富川國際漫畫節這樣的國際性專業展會,進行深度的國際學術、產業研討交流,從而拓寬中國漫畫作者、漫畫出版人的視野,豐富經驗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效果。
而韓國COMIC ART 董事長全昌鎮也在中韓漫畫及出版機構交流會上表示,中韓在國際化合作上還需要多方努力。例如,中韓漫畫簽訂出版合同后,出版日程通常延后1年左右,帶來諸多不便。而且中國出版公司領導更替頻繁,往往導致在漫畫作品版權問題上出現障礙。此外,中國版稅高達17%,也造成了很多韓國漫畫企業在合作時產生猶豫。
武忠平也表示,現在國內缺乏和海外企業同仁深入交流的平臺,這也導致很多國內出版社“走出去”的熱情受到打擊。“其實在國家提倡出版事業‘走出去’的時候,我們是很支持的,也很希望去海外闖闖,但大多出版社根本無法獲得海外相關的合作信息,不知道海外需要什么樣的作品,什么樣的創意。”
在他看來,建立一個和海外出版機構深入的信息交流平臺是當務之急。“此次韓國富川動漫節就是個很好的平臺,讓中日韓三國有了立體式交流,漫畫家與漫畫家談創作靈感,出版商和出版商談版權合作,營銷商和營銷商談產品推廣,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漫畫產業真正實現國際化發展。”武忠平說。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