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8-01-19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6.9%的增速、1.6%的通脹、超過1300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18日公布的2017年中國經濟“年報”,向世界亮出一份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成績單。
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總量不僅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更在推動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和質量提升上蹄疾步穩,為經濟注入中長期發展動力。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中國經濟展現出的新氣質,成為過去五年中國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最新注腳,也為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
躍上新臺階:GDP首破80萬億元6.9%——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結束了自2011年開始的增速下行態勢。
這一轉折,加上多項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保持住中高速增長,波動更加平滑,走勢更加穩健。 而在5年前,中國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產能過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界關于中國經濟“失速”“硬著陸”等悲觀預測層出不窮。
中國經濟“超預期”,來源于我國對經濟運行的高超駕馭和戰略定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統領全國上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巨輪穿過迷霧、破浪前行。
過去5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速超過7%,GDP從54萬億元增長到8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300萬人。較高增速、較多就業、較低物價搭配的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一枝獨秀。 過去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區域發展協調性更強,城鄉差距繼續縮小,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過去5年,中國經濟國際影響力更加顯著,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中國經濟的穩中向好,贏得國際輿論紛紛“點贊”。美國《時代》雜志亞洲版的封面文章說,中國越發展,為世界帶來的機遇和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中國贏了,就是世界贏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經濟更呈現出增速穩、就業穩、物價穩、國際收支穩的“多穩”格局—— 四季度GDP增速達到6.8%,經濟增速連續10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經濟韌性增強;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創多年來的最低;全年CPI同比上漲1.6%,物價漲幅溫和;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規模逐步回升。
“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預期,GDP增速實現了近年來的首次回升,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區間得到確認。”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