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內容
http://www.86xian.com 發布日期:2017-11-22 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產業園 關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11月18日,由IPRdaily與首都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17全球知識產權生態大會”(GIPC 2017)在京圓滿落幕。來電科技創始人、CEO袁炳松受邀為共享充電寶行業唯一的演講嘉賓,對共享經濟中知識產權的商業價值進行了深度剖析。
當天,袁炳松結合當前大熱的共享經濟企業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現狀,就如何在現有制度下最大限度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分享了他的觀點。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柜、共享雨傘、共享KTV……近兩年,這些新型經濟形態共同奏響了共享經濟的“交響曲”,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背靠資本,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但同時,也招惹了種種“官司”。
袁炳松分析,與技術創新型企業相比,共享經濟企業的專利數量非常少;國外企業比國內企業更重視提交專利申請,獲取專利保護;國內上一代共享經濟企業幾乎都處于“專利裸奔”的狀態。他表示,共享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在實體布局前,以知識產權為開道先鋒。其次要發掘能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素,如核心專利。 現場的知識產權專家表示,共享經濟提倡合理利用閑置資源,資本風口導致創業者一窩蜂涌入,各個企業大同小異,專利數量非常少,其競爭只能依靠資本的加持。而反過來,資本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也需要著重去研究項目背后的知識產權布局,特別是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點。
據了解,來電科技非常重視專利保護。自2015年2月起便開始進行專利申請,這也是行業最早布局專利的企業。目前來電科技已申請了近100項專利,遙遙領先于同行。袁炳松認為:“專利一方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直接提高企業的估值”。 在實際運用中,來電科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走在共享經濟企業的前列,先后多次維護了自己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合法權益。據了解,2016年7月22日,來電科技以云充吧侵犯專利權為由將其告上法庭。
同年10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來電科技勝訴。云充吧隨即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了云充吧的上訴,并維持原判結果。此案也被稱為“共享充電第一案”。而后來電科技相繼起訴了街電科技、租電科技。其中,目前正在進行的起訴街電科技的案件包括深圳5月17日、6月27日、7月12日立案的系列案件以及北京6月6日立案的系列案件,總計24起,索賠金額共計660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共享經濟來說,模式創新的同時如果能夠搭配專利技術,更容易形成競爭壁壘,企業的發展將會更順暢,估值將會更高。“良幣驅逐劣幣”一直是企業的生存法則,如果不能很好地進行技術創新,那么必定被淘汰。 來電科技對知識產權的布局,無疑為當下大火的共享經濟敲響警鐘。
無論是共享KTV艾美科技咪噠mini K起訴友唱M-bar專利侵權,還是顧泰來起訴共享單車永安行專利侵權,都告訴我們:知識產權越來越重要。資本浪潮推動著共享經濟快速發展,而知識產權才是最終能背負企業順利上岸的重中之重。 雷軍說過:“只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但更多時候,風口是用來推的,不是用來追的。知識產權無疑提供了一雙翅膀,保證風停了,也不會掉下來。”
這與袁炳松的觀點不謀而合:“從服務共享到產品與硬件的共享,核心知識產權的價值愈發彰顯,成為決定競爭格局的關鍵要素;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制度保障應與時俱進,與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節奏相適應;在企業運營實踐中,如何在現有制度下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成為企業、專利管理機關、立法司法部門的共同課題”。
(來源:鳳凰網)